近紅外線色選機技術的引入行業的革命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5-12 15:20:06
紅外線是太陽光線中眾多不可見光線中的一種,又稱為紅外熱輻射。太陽光譜中,紅光的外側必定存在看不見的光線,這就是紅外線。也可以當作傳輸之媒界。 太陽光譜上紅外線的波長大于可見光線,波長為0.75~1000μm。紅外線可分為三部分,即近紅外線, 波長為0.75~1.50μm之間;中紅外線,波長為1.50~6.0μm之間;遠紅外線,波長為6.0~l000μm 之間。 光譜中紅色外側的光線稱之為紅外線。紅外線的波長較可視光線長,其中最短的波長為0.75~3μm的光線為近紅外線,利用近紅外線(Near Infra Red, NIR)反射光譜不同的特點,滑道上流下的物料經過近紅外線的照射后確認反射光線,根據預先設定的各種材料光譜分析信息,確定其是否為異色物,發出相應工作指令,氣槍進行一次作業,將不良物剔除。NIR近紅外線技術的引入,使得色選機的分選性能得到了更廣闊的應用,可以分選透明體、塑料和非金屬顆粒,及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甚至不同物理特性的顆粒物。如果把色選機的應用看做是一次生產力發展的革命,那么近紅外線色選機技術的引入將會是這次革命的勝利者。
【 紅外線設備 】
紅外線光源
1、紅外線輻射器
將電阻絲纏在瓷棒上,通電后電阻絲產熱,使罩在電阻絲外的碳棒溫度升高(一 般不超過500℃),發射長波紅外線為主。
紅外線近年來在軍事、人造衛星以及工業、衛生、科研等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紅外線透視和夜視是分別利用了紅外線的不同性質。前面的夜視是因為人的肉眼不能看見紅外線,而特殊設計的照相機和夜視儀卻專門接受紅外線,所以會出現人視覺不到,而相機卻能拍到東西,因為實際上到處都是紅外線,對于紅外照相機和夜視儀來講是一片光明。
透視則是利用紅外線的波長比可見光要長,可以穿過一些可見光不能通過的面料(比如混棉和尼龍),所以通過一定的選擇濾波,可以得到這些面料后面的圖像。
最廣義地來說,傳感器是一種能把物理量或化學量轉變成便于利用的電信號的器件,紅外傳感器就是其中的一種。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紅外線傳感器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在色選機領域里 ,也使用了紅外線傳感器,用于在色選中有物料重疊時,可經過有效透視,對被剔除物有效的選別 。
2、照相機中的紅外線傳感器――夜視和透視功能
紅外傳感器,就是在夜視狀態下,數碼攝像機會發出人們肉眼看不到的紅外光線去照亮被拍攝的物體,關掉紅外濾光鏡,不再阻擋紅外線進入CCD,紅外線經物體反射后進入鏡頭進行成像,這時我們所看到的是由紅外線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見光反射所成的影像,即此時可拍攝到黑暗環境下(物料重疊后)肉眼看不到的影像。
紅外線夜視功能,能夠在全黑環境下進行拍攝,甚至連肉眼也不能分辨清楚的物體,現在也可以清晰地拍攝下來。這種夜視的特點是可以在完全沒有光線的條件下進行拍攝,但由于采用的是紅外攝射,無法進行彩色的還原,所以拍攝出來的畫面是單色的,影像會變綠。
紅外線傳感器和CCD 傳感器同時使用 ,
有如下優點 :
兩種不同類型的傳感器同時作用于被選物料 ,選別度更高
通過不同的傳感器的成像原理,根據不同的物料 ,選擇不同的方式 ,方法多樣化
能部分選別異料物
技術較為成熟 ,使用者操作簡單 。
缺點 :
對通道式色選機 ,即便紅外傳感器判別了被選物,但不同物料的落體有時差 ,所以即便發現目標 ,也難剔除 ,往往出現取舍難分 ,不能兼得
對某些透明度高的異物 ,如薄片玻璃無法判別 ,有盲區
設備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