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為農民增產增收作出突出貢獻。自2008年以來,郭玉寶先后被評為全國科普惠民興村帶頭人、全國糧食生產大戶、菏澤市第二屆優秀實用人才、菏澤市優秀農村科普工作者,2014年被菏澤市政府授予勞動模范榮譽稱號。今年7月,他又榮登市第二季菏澤好人榜,目前正審報山東好人。
20年癡迷研究把黑小麥培育當成畢生事業
郭玉寶,曹縣普連集鎮李樓寨村農民,中專文化,高級農民技師,曹縣政協十一、十二屆委員,現任曹縣三寶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1983年,他考入中央農業廣播學校農學專業,此后,他一直致力于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
1996年,郭玉寶從報紙上了解到,黑小麥富含硒、礦物質、氨基酸,具有高營養、高滋補、高免疫的功能,發展前景廣闊,便決定辭職創業,專心種植黑小麥。萬事開頭難,從鄭州引進的黑小麥品種,一茬種下來,雖說籽粒黑,但抗病抗倒伏能力太差,產量很低。面對家人的埋怨,郭玉寶沒有氣餒,下定決心要培育出更加成熟的黑小麥品種。
雜交選育,不會一蹴而就,郭玉寶一開始就把黑小麥培育當成了一生的事業。在不停地交叉接種選育過程中,有時為了擺弄一個穗,不管是烈日當頭,還是瓢潑大雨,郭玉寶都要趴在地里一兩個小時;播種時要區分不同品系一粒粒點播,費時又費力,郭玉寶經常一個人在地里點播,一干就是一天,連飯都顧上吃;為了尋求突破,郭玉寶曾多次帶著自己培育的青苗,靠孩子打工掙來的一點路費,風餐露宿,遠赴山西、濟南,向農科院的專家請教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十幾年來,郭玉寶從全國各地收集黑、藍、白等育種材料300余份,組配雜交組合上萬個,科學定向選育出30余個黑粒、矮桿、抗倒、抗病、大穗的新品系,總結出一套黑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黑小麥攻關田實打驗收畝產637公斤。
科技興業富農把黑小麥種植加工做成產業
20年間,郭玉寶靠著執著的信念,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自己的一片沃土。做為一個農民,郭玉寶致富不忘本,夢想讓鄉親們插上科技的翅膀,創造更多財富,建設更美麗的家鄉。
2008年,已經是黑小麥培育專家的郭玉寶,創辦了曹縣三寶種植專業合作社,集黑小麥育種、推廣、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輻射帶動周邊4處鄉鎮13個村的農民種植黑小麥3000多畝,年產黑小麥200萬公斤。合作社開發出“魯谷香”牌黑小麥系列產品4大類20余個單品,年加工、銷售黑小麥產品194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627萬元,產品遠銷北京、濟南、鄭州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費者喜愛,被評為“菏澤市十大地方名優特農產品”、“百姓最喜愛的山東名優農產品”。
對于黑小麥的未來,郭玉寶有著宏偉的發展規劃,也充滿期待。在年初召開的曹縣兩代會上,作為政協委員,郭玉寶向縣政府建議動員全縣農民種植黑小麥,得到了縣政府和全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贊同。如果全縣160萬畝小麥全部改種黑小麥,產量基本上不減,但價格可以翻一番,全縣每年可增收16億元以上,如果再加工成綠色食品,增收可突破百億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