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五團地處西北之北,氣溫普遍較低,農業生產季節短,農作物生長周期也短,長期以來主要種植春小麥,職工在種植春小麥方面無論是新技術運用還是產量攻關都取得了新突破。而在臨近的塔城地區,緯度相較阿勒泰地區偏低,那里大面積種植冬小麥,與一八五團臨近的福海縣也有過試種冬小麥的經驗。冬小麥磨制出的面粉因勁道口感好,深受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喜愛,市場非常暢銷。
劉蘭瑞是一八五團白沙作業區一連工作站職工,他是全團第一個試種冬小麥的職工,他通過網絡學習了解了冬小麥種植的氣候要求和特點,對于此次試種冬小麥充滿信心。
劉蘭瑞告訴記者:“這塊地也就30多畝地,原來都是一直種的打瓜、無殼南瓜和油葵,打瓜種的年數多一點,所以準備種點冬小麥。冬小麥以前一營也有種的,對于這次試種還是很有信心的。”
為了鼓勵職工不斷引進新品種,共同探索農業增產、職工增收的新途徑,一八五團在團場各作業區、作業站挑選了1000余畝地作為試驗田,采取多種措施減少職工群眾的種植風險。一是冬小麥播種面積做到全部投保,每畝冬小麥保額為1000元,費率9%,保費90元,其中職工自己交31.5元,中央財政補貼59.5元;二是冬小麥承保產量均為430公斤。三是農機和農技的工作人員也是全程跟蹤服務。
據該團西之北農業公司總經理郭軍介紹:“今年我們一八五團農業公司按照師黨委和團黨委的要求,對冬小麥播種提早準備,抓緊時間,今天正式開播。通過我們公司給職工做工作,落實地塊以后就今天全面正式開播了,在播種過程中按照冬小麥的氣候要求,農業技術人員和機務技術人員全部全部都跑到田間地頭,現場幫助職工播種,以達到冬小麥播種的技術要求。”
據了解,冬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抗寒的能力極強,其幼苗能夠過冬,在春天來臨時,幼苗分蘗很快,扎堆長大,冬小麥磨出的粉很好吃。而春小麥的抗旱能力極強,株矮穗大,生長周期短,適于春天播種,但不如冬小麥磨出來的面粉好吃。同一塊地冬小麥產量比春小麥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