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過濾:毛油中含有不溶性雜質顆粒,主要是餅渣、泥沙、草屑等,利用其與油的比重不同,依靠自然沉降將其分離。
水化脫膠:向毛油中加入少量水(加入水量約為毛油重量的1%-3%),使其中的水溶性雜質凝聚沉淀而與油脂分離。水化時,凝聚沉淀的水溶性雜質以磷脂為主,當毛油中不含水分或含水分極少時,它能溶解分散于油中;當磷脂吸水濕潤時,水與磷脂的親水基結合后,就帶有更強的親水性,吸水能力更加增強,隨著吸水量的增加,磷脂質點體積逐漸膨脹,并且相互凝結成膠粒,形成膠體,其比重比油脂大得多,因而從油中沉淀析出。
真空干燥:水化脫膠油可含有少量水分,采用連續式填料脫水器進行脫水,干燥真空度約-0.09Mpa,便于后續工序脫色的進行。
吸附脫色:油脂經貯槽轉入脫色罐,與由吸附劑罐吸入的吸附劑(白土)在攪拌下充分接觸,完成吸附平衡,然后經冷卻由油泵泵入壓濾機分離吸附劑,濾后脫色油匯入貯槽。吸附脫色時間約30min,白土添加量約為油重的2%。
脫酸:脫色油經油-油換熱器,最后經加熱器加熱至約250℃,進入脫酸塔,脫酸塔為結構填料塔,油在填料表面從頂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動,與從底部噴入的飽和蒸汽充分接觸達到汽提脫酸的目的。油在塔內流動時間約5min,直接蒸汽用量為油重的2%。
脫臭:脫臭塔為結構填料塔,油在填料表面從頂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動,與從底部噴入的飽和蒸汽充分接觸達到汽提脫臭目的。油在塔內流動時間約15min,脫臭溫度約230℃,直接蒸汽用量為油重的1%。
脫酸、脫臭抽出的混合脂肪酸由結構填料捕集塔捕集后流至脂肪酸循環罐,混合脂肪酸在此被冷卻至60-70℃,冷卻的混合脂肪酸由脂肪酸循環泵泵入捕集塔頂部分配器,在填料表面自上而下流動,與自下而上高速流動的高溫混合脂肪酸氣體相接觸完成熱交換,使混合脂肪酸氣體變成液體被捕集下來,由管道泵入脂肪酸車間作為副產品。
脫蠟:脫臭油脂中含有少量糠蠟,在溫度較高時,糠蠟以分子分散狀態溶解于油中。將脫臭油先泵入一冷凝結晶罐內冷卻結晶,然后將冷卻好的油泵如板框壓濾機內壓濾,精煉米糠油流出后倒入油品貯罐,糠蠟則流于濾布上,從而達到油蠟分離的目的。
成品入庫:精煉后所得的成品由暫存于油品灌內,泵入灌裝生產線,采用小型灌裝機將其灌裝,出售。
更多糧油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