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糧食企業的原料庫常用的有磚砌筒庫、薄壁糧食鋼板倉和鋼筋混凝土筒庫3種形式。在城市中,磚砌筒庫由于受到所用磚的限制,除一些小型常選用外,大、中型廠均采用后2種倉型。 當前,糧食企業選用薄壁鋼板倉較多,因此下面重點介紹薄壁鋼板倉。 在薄壁糧食鋼板倉發展初期,由于其倉壁薄(0.4~1mm),倉內外溫差大,有結露,加上密封不夠好等原因,使人們對其安全貯糧性持懷疑態度;同時,對很薄的鋼板使用年限等問題也有較大的爭論。人們在十幾年的研究探索和實踐中,逐漸認識了它的優點,并研究出了解決上述問題的 方法,確定了其在糧倉中的應用地位。
1 安全貯糧問題 應用初期人們認為薄壁糧食鋼板倉倉壁太薄,溫差大,易結露,懷疑其不能安全貯糧。通過實踐,證明只要管理好了就不會影響糧食的品質。糧食進倉的水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要嚴格控制入倉糧水分,一般不超過13%,如超過13.5%時就要在入倉后通過機械通風降溫和降水。糧食進倉后,雖然因倉壁薄,外界溫度容易傳入,但糧食是很好的絕熱體,只有在離壁300mm以內的糧溫有變化。同時它吸熱快,散熱也快。在晴天時每天下午3點一般為溫度最高時期,但到下午7點就基本恢復原樣。糧倉內因有測溫裝置,因此能夠極為方便的在控制室進行檢測。一旦糧溫有變化,便可作適當處理。鋼板倉倉頂內受外界影響,溫差很大,容易結露,因此在倉定設置排氣管和安裝軸流風機排氣是必要的。在倉底設置機械通風裝置,鋪設通風管道,用移動式風機進行鼓風是安全貯糧的有效措施。目前已研制出移動式冷卻鼓風裝置(人工制冷方法),是糧食處于低溫5~15℃下保管,其效果也非常好。儲藏溫度按實際需要維持在5~15℃之間,冷卻耗電量為4~6℃/t谷物。掌握糧食通風技術后,加上原先就有的一些糧食處理技術如清理、篩選、分級、吸風除塵,以及管理上的一套成熟和完整的辦法,如倒倉、倉內自動翻兩系統等,可使鋼板倉能安全儲糧。
2 使用年限問題 過去人們對糧倉的壽命問題一般只考慮物理壽命,而不考慮技術壽命。如今人們的思想在轉變,產品的更新周期在縮短。倉庫的壽命根據用途、地點和需要不同,一般考慮20~50年。因此,薄壁鋼板倉能夠適應技術壽命的需要。在大、中城市也有發生因規劃變更,市內商品糧倉需要拆遷,有些鋼筋混凝土筒庫被炸毀報廢,如果用裝配式鋼板倉,不用炸毀即可方便地拆遷了。 為了延長薄壁鋼板倉的壽命,使壽命達到20年以上,通過長期實踐證實,采用標準材料并對薄板表面進行雙面鍍鋅熱處理或其他涂層處理,將能滿足使用年限的要求。將鍍鋅薄板壓成波紋形狀,可大大增強其強度,牢固耐用。
3 材料問題 隨著鋼鐵工業的迅速發展,鋼材的產量、質量和品種等均能滿足建倉的要求。當前鋼板倉采用的原材料有黑鋼板、鍍鋅鋼板、鉛板、鋁—鉻板、復合鋼板、涂塑鋼板、玻璃涂層鋼板、搪瓷鋼板、不銹鋼板等,可適應儲藏不同的物料以及對儲藏時間和使用年限的要求。
4 完善的配套技術 除筒倉外,鋼板倉還要有相應的完善的配套技術。例如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姿控系統、檢測裝置、監控裝置以及技術服務等。機械設備包括:進糧機械、出糧機械、稱重機械、清理機械、通風機械、保管器械。有了以上這些機械設備,才能完成糧倉工藝中需要的裝卸、運輸、清理、稱重等工作。 由于鋼板倉比較高,倉頂和塔頂建筑物許多是敞開式的,有些頂部機械設備就安置在露天,因此,操作這些高處機械設備的閘閥門最好采用遙控的方式。 檢測裝置也必須配置齊全,常用的檢測裝置包括原糧品質快速化驗裝置、測溫裝置、料位、測滿裝置等。 有了以上這些技術上配套的裝備外,還必須在管理上做好技術服務工作,零配件的供應和維修的服務。

由于解決了以上4個問題,薄壁鋼板倉得到迅速發展。1968年德國人利浦發明了用SM型專用設備建造螺旋雙層卷邊鋼板倉(簡稱利浦倉)。1969年在德國建成了第1個利浦鋼板倉。1972年利浦式這種倉在全世界的建造許可權售給了60個國家的筒倉工程公司。我國于1984年購得利浦倉建造許可權,1985年4月建成了國內第1個利浦鋼板倉。 糧食加工廠用鋼板倉的筒底最好采用錐斗形式,不要用平底,因為加工廠每天都要出糧,錐斗式的效率比較高。
糧食立筒倉_糧食鋼板倉_糧食鋼板倉價格_糧食鋼板倉設計規范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