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施工前后的防火措施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4-29 11:37:15
隨著我國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石油油品的儲存和使用量越來越大。但是有的單位和地方根據實際需要和設備的使用年限,在對油庫、罐進行改建、擴建和檢查維修時,由于忽視安全防火工作,致使火災爆炸事故時有發生。因此,落實相應的防火安全措施對保障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僅結合泰安市幾個大型地面和山洞金屬油罐油庫的改擴建和油罐檢修當中的一點作法,對油庫改擴建及油罐檢修當中的防火問題談幾點意見,供參考。
一、油罐清理中的防火措施
對油罐進行清理是油罐進行檢修時的重要環節,一般應采取以下防火措施和程序:
1、清理油罐內的油品。在檢修前應將油品全部清出或倒入其它油罐內貯存。油品清出后應立即打開油罐上能夠打開的入孔、測量孔、采光孔等蓋板,拆下罐壁的閥門等進行自然通風。打開孔蓋及拆卸設備時,應防止撞擊,以防打出火花引起油氣爆炸。
2、切斷檢修油罐與相鄰油罐及進出油管道的聯接,使檢修油罐和其它油罐脫離。
3、對油罐進行清理。利用氮氣、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對油罐內的油氣置換,由于成本高用量大,對一些大容量的油罐來說,是難以做到的,因此,一般都利用水和蒸汽對油罐進行清理。
油罐的清洗一般應做到以下幾點:
(1)進行水洗。用高壓水槍利用入孔或檢修孔等油罐孔洞對內部罐壁的油垢等進行沖洗。清洗中將罐內含油積水用泵抽至其它罐內臨時儲存或引至庫區外進行處理。淤積下的油泥鐵屑應及時掩埋。能夠移動的臥式金屬油罐拆除不用時應灌滿水后存放。(2)進行蒸汽清洗。油罐在進行水洗的基礎上應進行蒸汽清洗。蒸汽清洗可利用庫內生活蒸汽鍋爐,也可安裝臨時施工用鍋爐。如泰安某油庫在對5000m^3洞室金屬油罐進行檢修時,因罐區遠離生活區,因地制宜地在罐區安裝了一臺0.7噸的蒸汽鍋爐用于油罐的蒸汽清洗。蒸汽清洗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安裝固定蒸汽管道。蒸汽管道應有良好的靜電接地。蒸汽管道應防止在蒸汽壓力的作用下,管道跳動與油罐撞擊打出火花,引爆油氣。②蒸汽應緩慢增加壓力。蒸汽壓力一般控制在2.5kg/cm^3左右。③蒸汽清洗時間一般不應小于附表規定。但從泰安某油庫對5000m^3金屬油罐的蒸洗來看,由于安裝的蒸汽鍋爐容量較小,蒸洗了7天后用儀器測試油氣濃度為爆炸下限的0.6%,雖已達到安全濃度,但因罐底及罐壁1.5米以下所刷大漆漆層團長期使用,起泡較多且藏有汽油,用木塊全部進行清理后又蒸洗三天。由于鍋爐容量小所用時間大大超過了附表所列時間。因此,鍋爐蒸汽量應與油罐容積大體相適應,但多蒸洗一段時間,做到萬無一失,還是很有必要的。(3)潤滑油罐沒有蒸洗條件時,可不考慮蒸洗。清出油品后靜止自然通風不少于10天,然后用水槍沖洗或將罐內充滿水,排水后罐內油氣小于0.3毫克/升時,可進入油罐內作業。(4)特大油罐蒸汽清洗難以達到時,可采取自然和強制式通風。采用強制式通風時可安裝進氣和排氣通風機,通風機和電機應采用防爆型。(5)進行自然通風。被檢修油罐在進行以上所述處理措施后,應將油罐上所有能夠打開的孔蓋打開進行自然通風7~10天,也可采用通風機進行強制式通風。
二、油罐施工前的防火措施
油罐在施工前完成以上所述措施后,還應考慮以下防火措施:
1、對油罐或洞室內的油氣濃度進行化驗分析。我市某油庫金屬立式油罐和某洞室油庫改造工程,施工前都進行了油氣采樣化驗分析。一般來講,最佳施工安全油氣濃度不得超過爆炸下限的20%,如泰安利民油庫油罐內碳氫化合物經市環保局采樣化驗為3mg/m^3,二五二油庫洞室改造工程經濟南煉油廠對洞內油氣濃度采樣分析,碳烴類組分小于0.5%,盡管無準確數值,但達不到爆炸下限是肯定的。通過化驗為施工提供理論數據,效果是好的。
2、采用儀器測定油氣濃度。施工前,為了確保安全,應使用儀器對油罐及洞室內的油氣濃度進行測量。如利民油庫為搞好油罐的檢修購買了二臺沈陽安全監測儀器廠生產的KQJ——12型可燃氣體監測儀。二五二油庫購買了美國產的S101型和國產的RH——01型可燃氣體測量儀,用于施工前和施工當中的油氣濃度檢測,對于保證施工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為了做到檢測數據準確無誤,測量中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1)堅持兩臺儀器同時對照使用,使用前應校驗儀器,固定專人,按照要求正確熟練使用。(2)每次測試要做好記錄,用書面形式簽字后通知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3)進行測試時應注意重點測試以下部位:①油罐量油孔、采光孔等各個孔口、排污管口及罐內低凹容易積聚油氣的罐底焊縫不良處等部位。②洞室及管道內施工時應測量全巷道,操作間、轉彎處、管道溝、污水池、下水道孔、水封井,低洼陰暗角落等部位。洞室油庫改造工程應及時關閉和封閉與施工處無關的部位。
3、明火試驗。為了進一步驗證油罐內油氣不會發生爆燃,施工前還應做明火試驗。明火試驗前應做好以下兩項準備工作:(1)必須在當天明火試驗前使用檢測儀對上述部位再次進行檢測,確認油罐或洞室內的油氣含量達到安全濃度。(2)明火試驗現場準備必要的消防器材,消防人員應到現場。我市利民油庫油罐進行明火試驗采取了遠距離操作法。具體做法是:采用普通5000W電爐,放在油罐內適當位置,電爐絲上放置一些紙團等可燃物,將電線拉至距油罐30米以外安全距離上,待人全部撤至安全位置后,合電閘送電,5~10分鐘后,估計紙團已安全燃燒完畢后或看到油罐頂部開口處有煙冒出時,沒有異常情況,即可認為達到了安全施工要求。此明火試驗方法,人不必進入油罐或在氣孔、入孔處觀察,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當然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其它地方可能還有更為先進方便的試驗方法,因此,明火試驗應因地制宜。
4、對油罐或檢修區周圍的防火措施落實油罐周圍的防火措施,對一些老油庫進行改擴建時尤為重要。如我市寧陽、磁窯、東平縣石油公司鑒于原金屬臥式油罐因使用年限較長,銹蝕滲漏嚴重,經上級批準將部分臥式金屬油罐改建為內浮頂和拱頂立式金屬油罐。但是由于這些油庫是該縣市唯一的油庫,擔負著本地工農業用油供應,無法停止油庫對油品的儲存和供應,使油庫施工中既要明火作業,還要儲存油品,施工環境對安全十分不利,不采取相應措施,難以保證安全,為此,根據油庫改造實際,主要采取了以下防范措施:(1)動火作業區周圍30米以內的油罐將入孔蓋、量油口用石棉被進行覆蓋,呼吸閥延長至30米外,并改裝帶阻火器的呼吸閥。(2)為了減少油罐氣體的散逸,對動火檢修區附近的汽油、煤油罐安裝噴淋降溫水管。(3)對動火區周圍的汽油罐,有條件時可盡量改儲柴油等,以提高安全度。(4)增建臨時的施工隔離墻和崗樓等。
三、施工期間的防火安全措施
搞好施工期間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施工是十分重要的,從我市油庫改建和檢修的實際來看,一般應采取以下防火措施:
(一)建立健全防火組織,做到施工期間安全管理思想、組織、措施三落實。對職工進行全面的安全知識教育,部署現場防火制度和注意事項。
(二)對外來施工隊伍要建立人員花名冊,堅持每天登記制度。對進入施工現場的車輛人員要出示證件,進行登記,嚴禁攜帶火種。
(三)施工現場要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防毒面具,消防人員要現場執勤。
(四)明火作業施工人員和電焊設備,必須在指定的地點進行作業,不經批準不得擅自移動。
(五)露天動用明火應避開中午高溫天氣,選擇有利風向進行作業。動火期間相鄰油罐應停止油品裝卸,動火部位應利用腳手架懸掛淋水帆布作阻隔屏障。
(六)油罐及洞室內施工檢修時的安全措施:在油罐及洞室內施工檢修時,除采取以上措施外,還應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1、為降低油罐及洞室內的油氣濃度,施工中應繼續進行通風,換氣量一般每小時不少于10次。2、每天施工前應派專人對以上所述各個部位用可燃氣體測量儀進行測試,合格后方可進罐或洞庫內施工。3、施工人員進罐或洞室嚴禁穿帶釘子的鞋以及錦綸、尼龍、的確涼等產生靜電的衣物。4、敲打工具應采用銅錘、木銑等,進入罐洞后要輕拿輕放,不使用鋼制架桿、架板等鐵質施工用具。5、洞庫及油罐內的照明設備應采用與場所相適應的防爆燈具,并應有可靠的固定措施。6、洞室及油罐內設備或管道的更換應盡量采取在外焊接打壓,現場組裝的辦法,盡量減少現場動火次數。7、洞室油庫洞內開鑿石方,不能用火藥爆破,應用人工鑿石。8、如對油罐油漆進行清理重刷時,每天應將清下來的油漆及時清理埋掉,已經用過的擦拭材料(抹布、棉紗)一定要及時從現場拿走,防止堆積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