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油脂產業的特征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4-29 11:57:38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大豆榨油的國家,歷史已近千年,目前是全球第二大豆油生產和第一大消費國。我國油脂產業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1.油脂加工產品種類繁多,且比例不協調
在我國油脂加工行業中,產品種類多樣,但產能或產量比例相差懸殊。從我國2010/2011年度植物油壓榨行業的產能結構可以了解到,我國大豆壓榨能力約占油脂行業總產能的63.8%,菜籽壓榨產能約占10.05%,然后是花生和葵花籽。豆油產量比例明顯占據第一的位臵,達到52.74%,菜籽油占比26.49%,花生油占比11.82%,然后是棉籽油和葵花油,各品種在整個油脂行業的比例十分不協調。可以說大豆壓榨在我國油脂加工行業中獨占了半壁江山,因此,從大豆壓榨行業的主要特點和豆油市場的分析中,就可以了解到我國整個油脂行業的大致輪廓。2009/2010年度我國豆油產量為87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22.5%,是全球第二大豆油生產國,預計2010/2011年度我國豆油產量有望超過美國。
2.油脂加工行業的發展主要由經濟增長推動
隨著人口基數的不斷擴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對油脂類食品的消費也呈現逐漸遞增的趨勢。首先,國民收入大增引發的收入效應增加了油脂消費的總需求;其次,城市化進程持續使得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轉移,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也開始向城市轉變,同時導致植物油消費增長。中國人口眾多,人均植物油消費量遠低于發達國家,消費潛力較大,今后幾年豆油產量仍會繼續上升。另外,經濟增長將推動禽畜類產品的消費,而養殖業對豆粕需求較大,同樣會間接促進豆油產量的提高。
3.大豆油脂加工產能迅速擴張
我國是全球豆油生產增長最快的國家,過去10年間,豆油產量年均增長率為12%,遠遠高于其他國家,預計2011年全國大豆壓榨產能將高達1.02億噸。從每年壓榨產能的增長速度可以看出,2004年之后全國壓榨產能有一次放緩,但隨后逐年遞增,2010年增長速度略有下降,但2011年產能增長水平再度接近2004年高位。盡管如此,2009/2010年度我國豆油新增供給總量1060萬噸,其中以國產大豆為原料生產的豆油數量約72萬噸,約988萬噸的豆油或由進口大豆生產,或來自直接進口,豆油供給對外依賴度超過93%。
4.油脂加工行業呈現地域集群效應
我國大豆產量居全球第四,產區主要集中在東北松遼平原、華北黃淮平原及山陜地區。東北地區大豆質優粒大,含油率高,年總產量占全國的40%,商品率居全國第一,是我國最大的大豆生產基地;黃淮平原是我國大豆第二大產區,產量占全國的30%.我國大豆除自銷和出口外,還從美國和南美等國家和地區進口。
將油脂加工業按地域劃分,就會發現山東產能非常龐大,約占全國總產能的20.07%,其次是江蘇占15.97%,廣東、黑龍江、廣西以及遼寧分別占11.95%、9.94%、8.7%和7.54%的比例。根據各省的情況,我們將全國豆油壓榨產業劃分為五大壓榨圈,其中東北地區約占全國產能的15.3%,環渤海地區為33.6%,該地區主要是京津塘加上山東等地,其所占比例最高,接下來是長三角的江浙一帶,所占比例也超過20%,以珠三角經濟圈為代表的華南地區所占比例約為24.8%,排名最后的是內陸壓榨圈,占比5.8%.
5.壓榨業呈“外資、國有、民營”三足鼎立之勢
目前我國大豆壓榨行業呈三足鼎立之勢,已基本形成“外資為主導、大型國企次之、民營企業補充”的市場格局。其中,2010年國企壓榨量占整個行業的30.34%,外資約占37.24%,民營企業占32.42%;在2008年時,國有企業的占比為20%,外資企業為37%,民營企業為43%,可見近兩年在壓榨產能增長方面,國有企業的增長速度相對更快。
分地區來看,東北內陸地區以大型國企和民營企業為主,如以黑龍江九三油脂公司、吉林德大油脂公司和沈陽金石豆業公司等為代表的東北大豆壓榨圈;沿海地區主要以外資為主導、大型國企次之、民營企業補充,如環渤海地區以大連日清公司、秦皇島金海油脂公司、河北匯福糧油公司、九三油脂公司、山東渤海油脂公司、煙臺益海油脂公司、日照邦基三維和黃海油脂公司等為代表的環渤海大豆壓榨圈,江浙地區以張家港東海糧油公司、連云港益海油脂公司、南通嘉吉公司、寧波金光油脂公司等為代表的江浙大豆壓榨圈,以及華南地區以泉州福海油脂公司、東莞嘉吉公司、東莞中谷公司、廣西大海油脂公司等為代表的華南大豆壓榨圈;西北及中原地區主要以外資和民營企業為主,如以四川金石油粕公司、重慶新涪油脂公司、陜西邦淇油脂公司、周口益海油脂公司、鄭州陽光油脂公司為代表的內陸大豆壓榨圈。
6.集團化經營趨勢明顯
國內油脂加工行業呈現集團化的趨勢,產能擴充的同時集中度也在提高,大型企業集團通過收購兼并的方法整合行業資源。據統計,全國前十位的壓榨集團集合了全國約70%的壓榨工廠,規模較小的壓榨企業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以中紡集團油脂壓榨擴容為例,集團現階段的產能約為2.5萬噸/日,年產能150萬噸,精煉200萬噸,集團中有6家企業是2009年所并購,并購之前的一年,這6家企業的年加工量不足100萬噸,并購后實現規模化生產,其總產能增長至300萬噸,這也是壓榨量近年來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
7.油脂加工自身的特點和經營模式
首先,油脂加工企業的最大特點是流動性較強,經測算,固定資產每投入1元錢就需要2元錢的流動資金支持。其次,現階段油脂加工業逐漸向資本密集型方向發展,無論是采購還是基礎設施環節均需要大量資金。再次,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集團都采取以集團作為一個中心,集團負責統一的原料采購、統一套期保值、統一產品銷售,而工廠則作為成本中心負責加工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