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轉基因大米不承認國外機構檢測結果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4-30 07:24:50
5月13日,一名為“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報告稱,2013年11月在湖北省武漢市的超市和農貿市場隨機購買了大米及米制品共15份并送交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檢測結果顯示,15個樣品中的4個樣品含有轉基因成分,其中3個樣品的轉基因成分為抗蟲轉基因Bt63。
湖北省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迅速作出反應,對此報告中提到的抽樣地點派出了工作隊,第一時間進行轉基因大米調查。與此同時,報告中涉及的華中農業大學對報告中的結果提出質疑。
據悉,自去年開始,農業部和湖北省就開始對省內的水稻種子以及大米等進行轉基因抽檢。到目前為止,抽取的水稻種子、植株、大米等樣品1300多個,尚未發現一例樣品含有轉基因陽性成分。對于某境外組織在15例樣品中發現4例轉基因大米的“高概率事件”表示關注和重視。
這家組織東亞辦公室食品與農業資深項目主任王婧5月14日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在中國對轉基因大米已經追蹤10年。此次檢測的15個樣品是去年11月13日采自武漢中超平價超市和武漢市江夏農貿市場,其中4個樣本的轉基因成分檢測結果顯示為NOS陽性,轉基因品系檢測結果顯示4個中3個呈現Bt63陽性。
Bt63是華中農業大學研發的轉Cry1Ab/Cry1Ac基因抗蟲水稻Bt汕優63,這表明這3個含轉基因成分的大米最終源頭是華中農業大學。與此同時,報告中涉及的華中農業大學為此發布聲明,對該抽樣調查持“不認可”態度,質疑其檢測程序的正當性和檢測結果的權威性。
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提出5個質疑:對轉基因實驗材料的檢測是在哪里進行的?如果不在中國,材料怎么帶到境外的?這個檢測機構有沒有經過所在國政府認證和許可?檢測的內容有否監督?能否保證知識產權不被泄露?據介紹,2014年4月11日這一組織在海南盜竊華中農業大學水稻材料,被當場抓獲,目前學校正在通過法律途徑來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