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報記者走訪了泉州大米市場及相關部門,發現市面上在售大米約九成來自省外,其中江西、安徽、東北居多,少量產自湖南、湖北。但目前泉州沒有相關技術設備或有資質的企業可檢測轉基因,因此,這些大米中是否有轉基因產品不得而知。
不過,去年6月份農業部到泉州三個鄉鎮30余個田間抽查種植水稻,未發現轉基因水稻種。
在售大米 九成來自省外 湖北大米較少
昨日,記者來到南安官橋糧食市場,這是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現在泉州重要的糧食集散地,共有100多間糧鋪沿街林立。在這100多間糧鋪中,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糧食。記者走了一圈,發現多數批發商售賣的大米來自安徽、湖南及東北,少量批發商兼售湖北大米。不過,批發商們都不清楚,這些大米是否為轉基因。記者發現,這些銷售的大米包裝袋上也都沒有標注是否為轉基因。
記者從泉州市糧食局了解到,泉州市場上在售大米中約90%來自省外,3%至5%來自越南、泰國等境外國家,僅2%是產自省內三明、南平等地。“省外以江西、安徽、東北米居多,少量產自湖北和湖南。”該局行業管理科黃科長介紹,省內大米產量較小,湖北、湖南的大米則主要流向廣東方向。
不過,因泉州沒有相關技術和設備,也沒有相關資質的企業可以檢測轉基因,因此在售大米均未檢測是否為轉基因品種。“如果上級有要求檢測,可以送檢,但目前也沒接到正式的檢測通知單。”黃科長說。
本地水稻 去年抽查暫未發現轉基因稻種
大米未檢測轉基因,水稻種子的檢測卻由來已久。據農業局種子管理站站長蘇保介紹,去年6月份,農業部曾到泉州田間進行大面積在種水稻抽檢。檢查組選擇了南安、永春、安溪三個縣,每個縣選擇三個鄉鎮,每個鎮隨機抽檢十余個點,并未發現轉基因水稻。
此外,種子管理站每年春、秋季也會抽檢市場上的種子。檢測的重點是品種的真實性,即包裝所示品種與包裝內的品種是否一致。“我們的檢測項目也沒有轉基因項目,不過,每種種子都要先經轉基因測定,確認非轉基因后,才能經國家和省審定是否適應在某地種植。”蘇保介紹,由于地方氣候差異,培育的水稻種并不一定適應其他地方的氣候,因此,種子進入地方售賣前,都要經國家和省審定,通過后方能進入該地市場售賣。
目前,經審定允許在福建種植的132種水稻種中,只有2種來自湖北。目前泉州市場上的水稻種子多來自三明、福州、南平的種業公司,省外以浙江、湖南為主,本市尚沒有種業公司。
轉基因食品之爭
轉基因類食品究竟有沒有危害、有什么危害,目前國際和國內并沒有權威統一的說法。在學術界,有力挺的也有質疑的,如媒體人崔永元和打假人士方舟子截然相反的激辯,讓公眾無法完全相信任何一方。就可能的危害,一些網站為此列出了“發生一種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癥”等“七大危害”,而一些學界的專家卻列出轉基因食品發展是大勢所趨,可以使糧食豐產高產等多種優勢和好處。
什么是轉基因大米.
轉基因大米是通過人為改變大米的基因使其擁有更好的性狀的一種稻子結出來的大米。一般如果不加以標記的話,是很難區別的。 它可能是更具有抗澇、抗旱、抗蟲害等性質,也可能是增加了大米里的蛋白質含量等,目前沒有充分的理論根據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類有益或者有害。
迄今為止,我國政府從未批準任何一種轉基因大米的商業化種植或進口。
發達國家如何標識轉基因
歐盟規定,轉基因食品在包裝上必須有“轉基因”標識,即便是散裝的轉基因食品,也必須在食品旁設置標識信息。
從2001年4月起,日本就通過法規要求標識轉基因食品。相關的食品標識有三種:“轉基因”“非轉基因”和“轉基因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