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制種行業相關專家介紹,“忠香”系列雜交水稻的技術突破主要表現為五個方面:一是米質優,可與泰國大米媲美;除直鏈淀粉含量為13.5~15%外,其余指標均達國家二級及以上標準;做成的米飯味香、軟硬適中,有彈性和嚼勁,且隔夜不變硬、不成團。二是整精米率達63~72%。三是產出的大米含硒量為360~1700微克/公斤,是普通稻米的10~50倍。四是能在高溫伏旱區以及500米以下低海拔區域生長,且抗稻瘟病能力強。五是畝產量為500公斤左右,打破了“水稻優質不高產”的常理。
“重慶市‘121’科技支撐示范工程是指區縣、產業、民生、創新能力建設四大科技支撐示范工程,通過組織全國乃至全球相關研發單位,圍繞重慶市的重大經濟社會需求,協同開展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及研發基地建設。”縣科委負責人介紹,“忠香”系列雜交水稻研發項目獲批后,可望獲得上千萬元的經費支持和國內制種行業的頂尖技術扶持。預計三年后,“忠香”系列雜交水稻將在全市乃至全國進行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