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茶油加工主要是采用熱榨法和浸提法。浸提法雖然出油率高、生產成本低,但有機溶劑在油中的殘留難以避免。傳統熱榨制油工藝中,由于原料炒制以及在榨油機內受到剛性摩擦和加壓,產生300℃以上的高溫,會破壞分解油品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大量營養物質。而低溫冷榨則可有效避免茶油中有益成分的破壞,最大程度地保留茶油的品質和風味。
通過油茶籽采收和加工時機的控制技術、低溫壓榨和精制技術的研究,開發了茶油冷榨加工技術。該技術可控制油茶籽的含水率并防止受潮霉變,降低茶油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通過冷榨避免一些膠體、雜質溶解到毛油中,毛油再經低溫過濾,脫水、脫色等工藝精練得成品茶油。冷榨成品油解決了酸敗、返色問題,其色澤、酸價、氣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揮發物、不溶性雜質、黃曲霉毒素B1等主要指標均明顯優于GB11765-2003水平。
1油茶籽采收和加工時機的控制
1.1采收時間
油茶籽一般10月開始逐漸成熟,在霜降前后進行收摘。當色澤鮮艷、發紅或發黃,果實表面呈現油光,果皮茸毛脫盡,果基茸毛硬而粗,果殼微裂,籽殼變黑發亮,種仁白中帶黃,籽仁手捏現油時應及時采收。不同品種的茶果應根據成熟先后“先熟先采、即熟即采”;同一品種的成熟茶果,應在近一周內采收完畢。
1.2茶果處理
鮮果采收后,先室內堆放一周,使茶籽中儲存的淀粉和可溶糖等有機物充分轉化為油脂,增加油脂含量,再攤曬脫殼取籽。應在晴天抓緊攤開翻曬,攤曬3~4d后,油茶籽自然開裂,多數油茶籽能剝離,未分離的進行人工分離,然后過篩揚凈。油茶籽要及時曬干,如遇持續陰雨天氣則要低溫烘干。油茶籽含水率應控制在13%左右。
1.3加工時機
干燥后的油茶籽應放在低溫通風干燥處貯藏,貯藏期間要防止油茶籽受潮霉變。經過1~2個月貯藏,茶籽完全熟化含油率達到最高時,應及時壓榨制油。加工前,將茶籽取出復曬1~2d,以提高出油率,提升油質。油茶籽要求在5個月內加工完畢,否則會顯著影響出油率。
2低溫冷榨
2.1冷榨茶油品質特點
采用冷榨技術制油,就是力求避免對油料的過度加熱和過多的化學處理,避免高溫加工時產生有害物質殘留于茶油中。冷榨可有效提高成品油和餅粕的品質,保持茶油的純天然特性,又盡可能保留茶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質,如維生素E、γ—亞麻酸等,油脂加工后的餅粕蛋白也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經冷榨所得的茶油僅含微量的磷和游離脂肪酸,具有色淺,滋味特別、柔和,氣味清香等較好的品質特性。
2.2雙螺旋壓榨機特性
該機利用2個同向旋轉的帶有特型輸送和磨切的螺旋套和三面刀等套件,可完成喂料、送料、制油、出油、排渣等全過程。工作系統組成包括動力系統、傳動系統、減速系統、送料系統、調溫系統、制油系統、出油系統、凈油排渣系統和油料儲箱等。油茶籽不經過軋坯、蒸炒處理,在常溫下進入榨膛,經過螺旋擠壓、剪切并向前推進,使榨膛空間體積逐漸縮小,促使物料密度增加而產生巨大的壓榨力,油脂從榨籠的縫隙中擠壓流出,榨料則形成彈性塑性物體,從出餅口排出。
2.3油茶籽冷榨加工
待加工的油茶籽直接投放于ZLYZ-10W雙螺旋壓榨機壓榨。在壓榨過程中,要根據出餅口餅粕的溫度、亮度變化情況,適當控制茶籽進機鏜的速度與數量并添加少量冷餅粕,以解決滑鏜問題。壓榨時鏜內溫度不超過80℃,餅粕殘油在6%旅游地生態環境,生態質量下降明顯。
4促進安徽省鄉村旅游發展的對策
4.1樹立科學發展觀,合理規劃,科學開發堅持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的理念,以提高農民收益為出發點,服務城市游客,最終要富裕農民,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應對旅游地的區位條件、資源特色、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及客源市場等進行認真和詳實的調查與評價,并以區域旅游經濟開發及系統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進行合理規劃和科學開發。
4.2加大投資力度,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政府的扶持投資力度,將鄉村旅游開發納入城市旅游大系統中統一規劃和建設。充分利用城市的資金、技術等優勢條件,加大投入和招商引資力度。加強鄉村旅游公共設施與食宿設施的建設,解決交通、通訊問題,完善水電設施,改善農村環境,為游客提供舒適干凈的活動場所。
4.3堅持保護與開發相結合,實現可持續發展
鄉村旅游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不能盲目地、無序地開發。在開發旅游資源的同時,要加強對當地基本生態、生物多樣性和人文資源的保護,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這樣既能提高當今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又能造福子孫后代,實現生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4強化鄉村旅游的營銷宣傳,打造鄉村旅游品牌
安徽省鄉村旅游有著較好的基礎,在國內外旅游市場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客源有限,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把游客“請進來”,讓更多人了解安徽的鄉村旅游。現在的旅游市場已經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品牌的競爭,并且這種競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特色。打造以皖南古村落為主導,兼顧皖中北地區特色采摘游,創出具有安徽特色的徽文化品牌。
4.5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培養高素質旅游人才
在發展鄉村旅游業過程中,政府的行政管理調控作用十分重要。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鄉村社區和旅游行業、企業為主體的管理體系,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成立鄉村旅游委員會,加強對鄉村旅游業的管理與監督,促進鄉村旅游業穩步健康快速地發展。政府還應支持鄉村社區旅游組織加強對旅游管理人員和導游進行多層次的教育培訓,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旅游人才,更好地為鄉村旅游服務。
5結語
發展鄉村旅游業是將農業和旅游業緊密地結合起來,將農業景觀和鄉村自然環境、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和鄉村文化生活融為一體,吸引游客,發展旅游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有效途徑。我國鄉村旅游正逐步走向規模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加快農村脫貧、農民致富的步伐,加速農村社會進步的進程。安徽省是個農業大省,鄉村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如果安徽的鄉村旅游業能夠向著多元化、多層次方向發展,充分利用好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創出特色和品牌,那么將一定會有長久的活力和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