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連作障礙的產生機理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5-07 21:17:28
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400萬hm2。約占油料作物播種總面積的35%。近年來,伴隨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花生種植不斷向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主產區的連作面積越來越大.連作障礙已成為花生產量低且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花生連作時植株瘦弱、矮小,生育不良。莢果變小,品質下降、總生物量和莢果產量均顯著降低,連作3年后減產幅度為10%~40%。
當前,花生連作障礙問題嚴重威脅我國花生種植及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引起農業部門和學術界的高度重視。該項研究從化感自毒物質積累、土壤微生物區系變化和連作障礙的調控措施等角度.綜述了花生連作障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為推動我國花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在農業生產中,為了追求較高的經濟效益或者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同一種作物在同一地塊往往連續種植多年,導致作物產量和品質下降,這種現象稱為連作障礙。以往研究發現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蟲的積累,耕作土壤物理結構和養分的改變等是導致連作障礙的主要原因。其原因如下:
1.連作造成土壤pH值下降及營養失調
由于作物對土壤養分的選擇性吸收規律.特別是對某些中量、微量元素更有特殊需求 花生為豆科作物,可自行固氮.但連作仍會引起土壤營養失調,連作打破了原有的土壤養分平衡,使花生所需的速效養分(磷、鉀、銅、錳、鋅、硼、鐵等)顯著降低。難以滿足其生長發育所需營養.從而導致根莖發育不良,開花結實數減少.青枯病、葉斑病等發病率增加,造成產量下降。付慧蘭等報道了連作使土壤pH值下降的現象 。連作引起的土壤pH值降低能導致土壤中有效養分的比例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土壤養分失調。 此外.連作造成土壤酸堿度的下降與根系分泌物和根際微生物也有著直接關系.這將影響到土壤有機質的礦化和養分形態的轉化過程。
2.連作造成病蟲害危害嚴重
許多學者均認為土傳病蟲害是花生連作障礙產生的重要因素。由于連作,使土壤環境更適宜那些以花生為寄主的土傳病蟲害的存活與繁殖.造成他們在土壤中的積累,特別是一些常見的葉霉病、灰霉病、霜霉病、根腐病、枯萎病和白粉虱、蚜蟲、斑潛蠅等基本無越冬現象.而且連作年限越長.土壤中積累的病菌、害蟲越多,花生受病蟲危害就越重。據劉美昌等[TJ報道.連作1年的花生收獲時葉部病害的病情指數比輪作增加43.2% .連作2年的病情指數是輪作處理的2.3倍為了防止病蟲害。生產者只能靠加大藥劑用量和頻繁用藥來控制.這不但增加了病蟲害的抗藥性.而且容易造成對環境和農產品的嚴重污染。
3.連作造成土壤酶活性下降
土壤酶活性下降是連作花生田較突出的障礙因子。花生連作致使土壤中各種水解酶活性降低。影響土壤中各種營養的分解和微生物活動.致使植株營養不足.發育不良 據孫秀山等報道,隨花生連作年限的增加。土壤的堿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有逐年降低趨勢 其中.堿性磷酸酶活性降幅最大.蔗糖酶次之,脲酶亦有所降低,過氧化氫酶活性變化不大 花生連作土壤pH值的變化也是影響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長期連作,由于施肥或作物吸收的偏愛性.易造成土壤酸化或鹽漬化.使pH值發生變化,這會影響到土壤中各種酶的活性同時土壤中多糖含量降低.也會影響酶的活性.多糖含量與蔗糖酶活性呈正相關。
4.連作造成化感自毒物質積累
花生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根系不斷分泌酚酸物質等有機酸.連作使有機酸在土壤中積累過多.引起花生有機酸中毒.從而影響根系的生長發育和對養分、水分的吸收。致使植株長勢弱。抗逆性差。根系分泌物被認為是最復雜、最重要的植物化感物質 花生連作造成根系分泌物等化感物質積累過多.能引起自身中毒 在根系分泌物及前茬殘體腐解物中,一般認為酚酸類物質(如蘋果酸、肉桂酸及香草酸等)及其轉化產物是連作作物致毒物的主要成分。
其抑制作用表現在:⒈ 抑制土壤硝化過程.影響氮素形態的轉化:⒉抑制作物根系對土壤養分的吸收;⒊抑制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的活性.破壞細胞的完整性:⒋使作物光合產物減少,葉綠素含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