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濟寧傳來好消息。通過航天育種培育出的大豆新品種“小康一號”,在濟寧試種成功,最高地塊畝產量超過250公斤,這在山東尚屬首次。
濟寧市農技站站長楊洪賓:“通過剛才測量,行距是53(公分),株距10公分,這樣說來,一畝地就是12000株,它平均單株粒數130粒,千粒重按20克計算,是265公斤。”
在山東菱花集團梁山農場,農業專家正在對今年試種的航天大豆“小康一號”進行測產,結果顯示,“小康一號”平均畝產量比普通大豆增產幅度20——30%。
濟寧市農委專家馬鳳志:“航空大豆這個品種從今年試種的情況看,表現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一個是結莢性能比較強,+第二個特點,這個大豆,它的自我調節能力強,凡是種植稀的地方,它這個擴杈力度比較大,你像這一株,本身就擴了5個杈,有這兩個優勢,就表現出來結莢性能,株粒數大幅增加。”
“小康一號”由山東菱花集團引進,今年試種面積800畝,是通過航天育種技術培育的非轉基因大豆品種,這項技術利用宇宙空間物理狀況,實現大豆的基因突變,達到優質高產效果。
濟寧市農委專家馬鳳志:“原來的常規育種技術培育出來的大豆,一般在200——300斤左右,所以大家都認為大豆是一種低產作物,種植起來綜合效益不如其他作物。”
專家介紹,航天大豆還具有性狀穩定、抗逆性強、耐鹽等特點,航天大豆的高產特性,將有利于改變國產大豆品種產量不高的不利局面,抵御國外轉基因大豆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