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事件 三大因素成爆發問題根源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5-08 16:01:22
近日,獐子島爆出“黑天鵝事件”,自稱上百萬畝海洋牧場突遭異常冷水團侵襲,該海洋牧場2011年播種在海底的蝦夷扇貝遭遇滅頂之災,面臨顆粒無收的境況,獐子島據此計提壞賬近8億元,前三季度虧損8.12億元。大量投資者恐將遭遇巨大損失。獐子島這一突發狀況令眾多投資者措手不及。按照目前的信息,并不能認為獐子島是否存在造假,然而,歷數農業類上市或準上市公司,屢屢爆出“黑天鵝事件”,甚至還有一批存在造假。
不禁要問,為何總是農業公司?據悉,自然災害、行業壁壘、違規成本低三方面因素成為農業公司屢爆重大業績問題甚至造假的根源。
細數爆出黑天鵝事件的上市或者準上市公司,農業類上市公司屢屢上榜。曾經爆出重大業績下滑甚至財務造假的萬福生科、藍田股份、豐樂種業、草原興發、綠大地等公司均為農業公司。對于農業公司易爆“黑天鵝事件”原因,首先,農業由于生產環境、技術等多方面原因,更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
一位農產品公司負責人坦言,不可否認的是,我國農業技術、從業人員素質、管理制度等相對落后,很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侵襲。不過,該負責人強調,遭遇自然災害,并不能完全將責任歸咎于自然因素,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自身技術、管理水平沒有及時跟上,也是重發生災害的重要原因。以獐子島此次事件為例,到了苗種豐收捕撈的時節才發現養殖的扇貝等海產品出現重大問題,而且是上百萬畝,平時的監控哪去了?海外有很多公司都有定期的人員去監管,還有水下攝像機等技術監控水下生物最新變化,這些技術獐子島都沒跟上。
其次,行業壁壘也給外界甚至公司內部管控帶來難題。多位農業券商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農業公司的一些內部運營情況,包括一些造假情況,是有天生的壁壘。“他們的產品大都在水里或者土地里,這些東西的存貨不太好盤點,例如這次獐子島的存貨,有多少或者損失多少都只能由他來告訴大眾,分析師很難親自去盤點。再比如曾經綠大地造假,大量虛增存貨價值,一棵樹一開始說價值10元,后來又說價值30元,數量跟價值對一些調研機構以及券商分析師來說很難盤查。”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
最后,違規甚至造假成本低也是農業公司出問題的重要因素。一位農業分析師告訴記者,農業公司往往獲得很多稅收減免政策,由于很多項目免稅,很多項目上,農業公司虛報數量也就不用繳納多余的稅收,通俗說就是“吹牛不用給錢”。另外,當地政府為了促進當地農業發展以及農民就業等,往往會無形中成為農業公司的保護傘,監管上相對較松。而目前證監會針對農業上市公司一些特質的監管措施還有待完善,早些年,農業公司在購買原材料等產品時候都是現金交易,沒有票據,這給造假留下了空間,目前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嚴格的要求,但還是會有一些漏洞。
此外,一位投資人士還指出,農業企業利潤率低,周期性強,企業造假沖動也更強烈。農業企業營業利潤率普遍偏低,市場稍有風吹草動,企業就可能虧損,企業的盈利壓力相較于其他企業更大得多。而且,農業企業,尤其是養殖業的盈利周期性特征非常明顯,企業很難保持穩定的盈利增長。為了保持持續盈利的良好形象,維持企業的股價或為企業進一步圈錢做準備,上市公司造假的沖動也更強烈。此前藍田股份、草原興發和萬福生科莫不如此。當然,這些企業造假現形,也莫不是因為他們的財務報表太好看了,完全脫離了行業特征而引起了懷疑。
事實上,以上這些因素也給農業上市公司帶來困擾,例如庫存很難證實,一家水產公司的董事長還跟記者抱怨公司市值被低估,但該董事長也坦言大量水中的存貨很難精準估算讓投資者信服也是市值被低估的重要原因。
回到此次獐子島事件,至今尚無證據表明獐子島存在造假。一位長期從事扇貝與鮑魚產業的業內人士表示,臺風跟病害比較容易給海產品養殖帶來損失,冷水團還是很少聽到過。另一位農產品研究人士表示,根據個人分析,如果獐子島確確實實投下去這么多苗種,那么獐子島這些年高速擴張,相關配給沒有跟上也是重要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獐子島底播面積才20萬畝,累計確權海域也才65.6萬畝,到了2011年,底播面積已經高達127萬畝,累計確權海域達到330萬畝,高速擴張不僅給公司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配給帶來緊張,也增加了這片海域的負擔,單位產出很可能因此下降。這種情況下,風險把控措施如果沒有跟上,稍有分吹草動很可能對產量帶來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