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油吃了會致癌,甚至引發腫瘤?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5-08 16:09:49
近年來關于轉基因的各種言論在網上肆意:吃了會致癌,影響生育能力,甚至導致腫瘤......由于大家對轉基因專業知識的認識有限,從而導致關于轉基因的話題總是真假難辨?因此多數人寧愿不去選擇。
經過科學家的反復調查研究,幾則流傳最廣的傳言都已被一一證偽。
一、吃轉基因油引發腫瘤?
2013年6月,《轉基因大豆與腫瘤和不孕不育高度相關》一文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引起網民極大關注。文中,東北某省大豆協會負責人稱,河南、河北、甘肅、青海、上海、廣東、福建等地,是消費轉基因大較多區域,而這些區域同時也是腫瘤發病集中區,黑龍江、遼寧、浙江、山東、湖南、湖北、貴州等地基本不以消費轉基因大豆油為主,不是腫瘤發病集中區域,因此,致癌原因可能與轉基因大豆油消費有極大相關性。
一時間,轉基因大豆是否與癌癥有相關性引起社會各界的熱議。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表示,人群腫瘤發病率是否與食用轉基因大豆油相關,需要綜合考慮整個省份人口密度、飲食中轉基因大豆油所占比例、具體腫瘤類型等參數,僅對比省份間轉基因大豆油的總消費量顯然無法一言概之。
流行病專家表示,腫瘤發病集中省份與轉基因消費集中省份相符合的數據和論斷是非常不嚴密的簡單推測。同一省內不同登記點的數據差異十分巨大,同為廣東省內的廣州市和中山市,每十萬人中腫瘤發病人數分別是320和200左右,而遼寧省的沈陽發病數字約250上下,但大連就突破350。
中國農科學院副院長吳孔明表示,相關性不等同于因果關系。以拔節為例,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每年小麥拔節的時候,也是麻疹流行的季節,但兩者并沒有直接關聯。現在人的健康水平提高壽命延長,而環境污染也加重了,二者如果畫兩條曲線的話有相關性,但顯然沒有因果性。腫瘤發病因素多種多樣,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生活因素,水體、空氣、土壤的環境因素,以及醫療水平和老齡化等社會因素,都是影響癌癥發病率的重要方面。不同地區的癌癥發病率和常見癌癥類型的不同,還與地區特異的環境因素、生活因素及遺傳因素等有關。
二、轉基因導致老鼠減少、母豬流產?
2010年9月21日,有媒體刊載題為《誰動了它的基因?》的報道稱,山西、吉林部分地區老鼠變少,母豬流產……動物的種種異常讓人不安。天敵變多、玉米發霉、生態污染……種種可能一一否定,唯一與所有動物異常聯系在一起的線索只剩這些動物吃過的食物—一種“父本為轉基因玉米”的玉米品種“先玉335”。
2010年9月21日,杜邦公司發布聲明,先玉335不是轉基因玉米。山西省農業廳也表示,報道所稱動物異常現象與事實不符。科技部、農業部組織專家組成調查組,澄清先玉335父本是PH4CV,母本是PH6WC,不是轉基因玉米。山西、吉林等地沒有種植轉基因玉米。老鼠數量減少與政府防治、天敵數量增加、糧倉水泥地增多、太原市幾種滅鼠措施直接有關。經與當地農民核實,母豬流產的報道與實際情況不符合。
三、轉基因玉米致癌是否可信?
2012年9月19日,《食品和化學毒藥學》雜志發表法國教授塞拉利尼文章“農達(草甘膦)除草劑和抗農達(草甘膦)轉基因玉米的長期毒性”,得出轉基因玉米NK603致癌的結論。
歐洲食品安全局調查發現,研究使用的大鼠是一種容易發生腫瘤的品系;實驗動物數量少,不足以區分腫瘤發生是由于概率還是特別的處理導致;缺乏喂食大鼠的食物組成、儲存方式或其可能含有的有害物成分等細節。該局作出的最終評估認為,該研究得出的結論缺乏數據支持,相關實驗的設計和方法存在嚴重漏洞,而且該研究實驗沒有遵守公認的科研標準。
2013年11月28日,《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志出版方愛思唯爾公司于美國在一份聲明中宣布,由于進一步分析顯示論文數據不足以支持其結論,因此決定撤出這篇論文。
四、轉基因食品導致精子活力下降?
2010年2月起,一篇題為《廣西抽檢男生一半精液異常,傳言早已種植轉基因玉米》的文章在網絡上傳播,引發公眾對轉基因產品的恐慌。文章稱:“多年食用轉基因玉米導致廣西大學生男性精子活力下降,影響生育能力”,“廣西已經和美國的孟山都公司從2001年至今在廣西推廣了上千萬畝‘迪卡’系列轉基因玉米”。
2010年2月9日,美國孟山都公司說明:迪卡007/008玉米是孟山都研發的傳統常規雜交玉米,不是轉基因玉米。廣西種子管理站在隨后的“關于迪卡007/008在廣西審定推廣情況的說明”中確認了這一說法,并介紹2009年迪卡007/008的種植面積分別占全區玉米種植總面積的14.5%、3.5%。
據悉,農業部從未批準任何一種轉基因糧食種子進口到境內種植。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表示,據核實,廣西從來沒有種植和銷售轉基因玉米,該文章有意篡改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梁季鴻博士關于《廣西在校大學生性健康調查報告》,研究者根本沒有提出精液異常與轉基因有關的觀點。
轉基因的話題被傳的沸沸揚揚,“轉基因”再一次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事實上,轉基因技術自誕生以來,爭論就從未間斷過。從采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美國科學院院士處得知,很多轉基因威脅是“想象出來的”,難尋科學證據。
但是監管轉基因的種植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國對轉基因作物的相關管理始于2001年,但此前,我國沒有對此任何法律法規,并不排除有農民種植轉基因作物覺得種得好,就自己偷偷種。經過十多年嚴格執法,目前大規模種植是不可能的,但不排除有個別逃避監管的現象。但2001年后,我國的監管非常嚴格,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總的來說,沒有種子不可能大規模種植,我國轉基因作物種植總體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