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北地區糧食持續豐收,政策性收購連年啟動,糧食庫存高企。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4月20日,2014/2015糧食年度的東北臨儲玉米收購量已達8217萬噸,同比增加1435萬噸。
其中黑龍江3587萬噸,吉林2451萬噸,內蒙古1273萬噸,遼寧906萬噸。
與此同時,東北地區糧食加工企業的盈利水平不斷走低,企業開工率也難言樂觀,部分酒精、淀粉加工企業甚至已停工。
4月24日,黑龍江省糧食局發出通告,將該省納入水稻加工和玉米深加工企業競購加工政策性糧食補貼的企業名單對外公示,其中包括年加工能力10萬噸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業26家、水稻加工企業102家。目前《黑龍江省水稻加工和玉米深加工企業競購加工政策性糧食補貼管理辦法》已出臺,但具體的補貼標準尚未對外公布。
黑龍江省糧食局行業指導處副處長趙會明告訴記者:“納入補貼的企業是加工能力在規模以上的用糧企業,補貼從4月15日開始執行,玉米和水稻的補貼標準也不相同。”市場傳聞稱,黑龍江玉米深加工企業的補貼標準為200元/噸。這對于部分處在虧損邊緣的深加工企業來說,或將有效刺激其開機復工。
2014年7月,國家正式出臺了東北玉米采購補貼政策,對臨儲玉米拍賣中采購量超過其兩個月加工能力的企業,中央財政按100元/噸標準給予補貼。
在玉米深加工產能更大的吉林省,補貼政策也在醞釀中。“臨儲玉米收購價逐年提升,企業采購成本高,大多玉米深加工企業處于虧損邊緣,今年以來我們一直也在爭取國家政策支持,但目前國家補貼政策尚沒有眉目。”吉林省糧食局科技產業處處長張長城表示,吉林省近日也將出臺政策補貼省內大型玉米深加工企業,采購補貼標準為150元/噸。
據了解,黑龍江、吉林兩地出臺深加工企業補貼政策,旨在國家相關補貼政策出臺前,提前補貼用糧企業,以帶動糧食流通,消化高位庫存。國家補貼政策一旦出臺,地方補貼政策也將在補貼標準上做微調,但央地兩級補貼相加或仍將維持目前的噸補貼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