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證光照讓大棚內充滿“陽光”
光照是冬季蔬菜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生產上要采取措施保證棚內更多的光照。要保證光照好,首先要選用性能優良棚膜,選用透光率高、無滴性好、耐候性強的多功能復合棚膜十分關鍵,注意選購正規廠家生產、信譽好的產品。另外,棚膜在使用中易吸附灰塵,草苫在卷放過程中也容易散落草屑,從而造成薄膜透光率降低,因此需要經常進行人工除塵保持棚膜清潔。據專家介紹,山東壽光菜區采用溫室上拴掛無靜電布條,布條在棚膜上均勻分布并隨風搖擺擦除棚膜上的灰塵和草屑,可使棚膜保持較高的透光率,省時省力,值得推廣。
除了正常光照,還可以通過張掛反光膜的方式增加大棚光照。在日光溫室北部墻上張掛反光膜,可改善溫室內蔬菜的光照條件,提高溫度,改善光照條件,增強植株的光合能力。另外,如果遭遇連續陰天,溫室內溫度低,光照也弱,人工補光也能取得明顯效果。據介紹,目前一般采用碘鎢燈、白熾燈、鈉燈、led補光燈等,每盞燈功率為200~400w,在室內橫向每隔3~4米安一盞燈,一般在陰天的白天進行補光效果較好。
2
四項措施提高大棚溫度
反季果菜的生產,除了保證充足光照,還要控制好棚內溫度,據專家介紹,目前棚內溫度控制主要通過四項措施達到。
一是做好草苫(保溫被)的管理。在深冬季節草苫的管理上,一般實行“早揭晚蓋”的做法。上午拉開草苫后,以日光溫室內溫度不下降為適宜時間,不宜過早揭苫造成溫室內二次降溫。下午在光照減弱和溫度下降前及時蓋草苫,以盡量多保存熱量,以應對夜間的熱量散失。二是加掛二層膜。在日光溫室內種植喜溫和耐寒性差的絲瓜、苦瓜、厚皮甜瓜等作物時,可在深冬季節加掛二層膜,形成“棚中棚”;并在溫室前沿處,加掛一保溫膜,可減少溫室前部熱量散失。專家介紹,上述措施在寒冷天時室內最低溫度可提高2℃~3℃。三是覆蓋地膜和覆草。日光溫室采用地膜覆蓋已基本普及,對提高室內溫度和降低空氣濕度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地膜覆蓋上有了新的方式:采用小拱棚式覆蓋,增溫效果顯著;在地膜覆蓋的情況下,于行間膜上再覆蓋一層麥秸或其他碎草,覆草的作用是白天吸熱,夜間吸潮。
最后一項措施是人工增溫,主要是利用電熱線補充地溫或利用熱風爐補溫。種植喜溫和耐低溫能力差的絲瓜、苦瓜、厚皮甜瓜等蔬菜時,可以在棚內埋設電熱線于深冬季節加溫提高地溫。利用日光溫室進行穴盤育苗,或栽培技術水平高、產值高的農戶,可建造燃煤熱風爐進行適當補溫,一般在深冬寒冷天氣時進行加熱補溫。專家介紹,推廣移動式熱風爐對多個日光溫室進行輔助加溫,可顯著降低成本。
3
冬季澆水不僅要看天還要看地溫
深冬季節在前期澆透水的基礎上,一般掌握不旱不澆,澆水要看天、看秧、看地溫,并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做到澆水后3~5天保持晴朗天氣,并及時放風排濕。冬季澆水遵守“五澆五不澆”原則,即“晴天澆水,陰天不澆;午前澆水,午后不澆;澆小水,不大水漫灌;澆溫水,不澆冷水;暗澆水,不澆明水”。如果作物表現缺水時,可選寒流剛過、天氣晴朗的好天,采用膜下滴灌(微噴灌)或膜下澆小水,以免降低地溫。
深冬季節蔬菜作物生長發育緩慢,需肥少。若追肥,應以腐熟的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為主,盡量少追化肥。需追肥時,最好配合滴灌(微噴灌)施入,實行水肥一體化管理。還可選晴朗天氣,配合噴防病藥劑進行葉面追肥。待冬末初春天氣轉暖后,再適當增加澆水和施肥次數。
做好“三防”:防風防雪防連陰天
專家介紹,做好冬季果菜生產,關鍵要做好“三防”:防風防雪防連陰天。
做好三項準備可以預防大風危害,一是要用加布套的壓膜繩在拱桿間壓緊,并防止壓膜繩磨破薄膜。二是大風來臨時,可在草苫和外覆膜上面,按東西橫向壓兩根加布套的細鋼索,可防止夜間將草苫(連同外覆膜)吹起。三是在大風天將通風口、門口均密閉,防止大風吹入溫室,可減少薄膜損害。
遇到下雪天氣,要及早覆蓋草苫,草苫上覆蓋防雨雪薄膜。要及時清掃積雪,在下雪過程中,有條件的可利用手提式汽油機帶動的吹風機吹雪。同時,要事先準備一部分備用立柱,如果雪下得很大,可在距溫室前沿3米處加上立柱,以防前屋面上面的雪下滑到溫室前部壓塌溫室。
冬季生產中的連續數天陰(雪)天對日光溫室蔬菜生產影響極大,低溫弱光環境進一步加劇。為減輕損失,應及時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在連陰(雪)天到來之前,提前噴防病藥劑或抗寒劑,并盡量少通風,下午稍提早蓋草苫,使溫室內積蓄較多熱量,還應適當增加保溫措施。揭苫后若發現植株有萎蔫情況,可噴施與室溫相同的溫水或營養液(0.2%~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混合液),也可噴施氨基酸類肥料,既可減輕萎蔫,又能補充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