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糧機網關注山寨大米熱銷背后是飲食憂慮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5-27 09:31:56
哈爾濱的家庭主婦林女士最近很煩惱:她習慣在街上隨處可見的“專賣店”或者超市買名牌大米——五常大米,但是卻被懂行的人告知,其買的五常大米相當一部分都是假冒的。以“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著稱的黑龍江五常大米,憑借獨特品質贏得了全國消費者的青睞。然而,近幾年,五常大米“天價”“摻假”等市場亂象頻遭曝光。
五常大米年產量至多為105萬噸,但業內人士估算,全國市場上標售的五常大米每年至少有1000萬噸。這意味著,市場上大量的五常大米都是假冒的。在這種情況下,估計就連農業部官員們吃的五常大米也未必就是真的了。
五常大米“天價”、“摻假”的新聞不斷,這幾年就沒有消停過,為何百姓還是如此“任性”?其實這背后是一種“飲食憂慮”。
對于過小日子的百姓來說,他們都會精打細算,堅持的標準則是“能省就省”,就連買把子青菜,都要和商販苦口婆心的砍了再砍。面對價格昂貴的五常大米,面對亂象滋生的五常大米,就不能換個品種嘗嘗?不是百姓的嘴太刁,而是對安全,對健康的擔憂。當“麻雀吃了稻谷死亡”的時候,當“含鉻大米”產地依然被保密的時候,當有錢人紛紛購買日本大米的時候,不是農業部輕飄飄的一句“搶購日本大米不理智”就能紓解困惑的。
想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情況。我家住在江蘇省沛縣的一個小村莊,雖然在單位上班,但是家里依然有一畝多地,我家種植的就是大米。10年前的時候,這一畝多地的大米,是我們一大家子一年的口糧,那個時候我們都以吃自家的大米為榮。因為是自己吃,所以堅持的標準是“能少用藥就少用藥”,“能少施肥就少施肥”。雖然產量低些,可是質量好些。
可是,如今我們一家人是不吃自己家的大米的,哪怕是一粒子。這是為何?原來,我們莊子附近有一家垃圾場,附近的水源被污染了,稻子需要灌溉,自然也就被污染了。這樣的稻子誰敢自己吃?我們都是到微山湖附近的農民家去購買大米。
舉這樣一個真實的例子,是為了表達一個看法:不是百姓很“任性”,而是農產品的問題已經很嚴重。最近這幾年經濟確實發展了,但是代價是污染越來越嚴重了,很多工廠就建設在農村,土地已經深受其害,傷痕累累的土地,從頭毒到腳的土地上,如何再有“稻花香”的美景?
在這種尷尬的現實面前,作為黑土地上的五常大米熱銷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而五常大米成為假冒的重點也就合乎“自然規律”了。我們在痛恨騙子丑惡的同時,需要質問:年產105萬噸的五常大米,為何能冒出來1000多萬噸?無疑,騙子鉆的是市民“飲食憂慮”的空子。
有關部門表示,將加大打擊力度,消滅“山寨大米”。可是這不是治本之策。即使市場上再無“山寨大米”了,問題是“飲食憂慮”用什么來紓解?無疑,讓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美才是終點。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