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波及面粉加工業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6-05 14:04:53
持續3個月的干旱不只烤灼著農民,也持續增加著面粉機加工企業的盈利壓力。
2010年有關部門收購的政策性小麥數量只有上一年的一半左右,一旦干旱造成小麥減產,價格上漲,投放足夠的“彈藥”平抑市場將成為核心議題;另一方面,在漲價預期沒有消除的情況下,面粉加工企業建議進一步擴大最低收購價小麥定向銷售范圍,幫助企業走出成本增加、利潤微薄困境。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3月股市很可能發生巨變? 拉鋸戰背后暗藏的資金動向!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全國上萬家小麥加工企業不可能都獲得最低收購價小麥定向銷售的資格,因此,若小麥價格漲價趨勢確定,面粉加工企業遭遇洗牌將不可避免。
旱情增加小麥價格上漲預期
農業部2月4日的消息顯示,自去年(2010年)10月以來,北方冬麥區降水持續偏少,山東、河北等部分地區至今已連續3個多月無有效降水,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陜西、甘肅八省部分地區旱象露頭并持續發展,干旱發生時間比2008年提早了1個月左右。據農業部農情調度,截至2月4日,八省冬小麥受旱9611萬畝,占八省冬小麥種植面積的35.1%,占八省耕地面積的21.7%,受旱八省冬小麥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八成以上。
持續干旱對小麥價格的影響已經在期貨市場上開始顯現。今年1月,鄭州商品交易所小麥期貨主力合約WS109月開盤價格為每噸2735元,月收盤價為每噸2838元,每噸上漲103元。
在國際市場上,由于小麥主產區哈薩克斯坦發生干旱和澳大利亞2010年12月以來的持續洪水,小麥產量減少,品質下降,截至本報記者發稿,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今年3月交割的小麥期貨價格每蒲式耳為860美分左右,而2010年11~12月,當時的價格每蒲式耳最低只有660美分,漲幅達30%。
在小麥價格上漲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月3日宣布,2011年1月份的食品價格指數達到231,這是1990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創立食品價格指數以來的最高值,聯合國糧農組織經濟學家表示,食品價格高漲的態勢未來幾個月還將持續。
面粉機加工的面粉業面臨洗牌
從往年的情況來看,一旦國內小麥價格走高,有關部門將通過向市場投放托市收購小麥來穩定價格,今年的情況稍顯特殊。據本報記者了解,2010年,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儲糧)在全國收購的托市收購小麥數量約為2300萬噸,而2009年這一數量在4000萬噸以上,2010年收購的小麥數量比2009年少了約一半。
對于調控今年小麥市場“彈藥”不夠的憂慮,業內人士表示無需多慮。一位分析人士說,2009年收購的政策性小麥還剩余2000萬噸左右,加上歷年的庫存,超過3000萬噸,而2010年全國競價銷售的小麥數量也只有3000萬噸左右,供應不成問題。
中華糧網分析師盧峰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旱情對小麥價格的影響主要是心理層面上,春節期間,從河南駐馬店和焦作等部分地區的情況來看,降水情況確實不理想,部分地區出現小麥苗枯死的情況,但是河南、山東、河北等小麥產區也是灌溉條件比較好的地區;現在已經立春,如果能下一場比較大的雨或者灌溉能跟上,麥苗能夠正常返青,對產量的影響會比較小,損失還能彌補回來。如果到了3~4月份小麥揚花或是灌漿期,遇到災害天氣,那將對產量造成直接影響。”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干旱對小麥產量的影響還不好判斷,在市場形成漲價預期的環境中,如果有關部門能夠確保小麥的供應,面粉價格會繼續保持穩定。
一位業內人士說,沒有國家補貼,面粉企業經營壓力很大。以河北石家莊地區為例,按照目前的面粉價格,以每斤1.05~1.07元的市場價購進小麥,面粉加工企業沒有利潤,企業很難長期支撐下去。另一位分析人士則表示,面粉加工企業的利潤已經很薄,利潤率3%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