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成本驅動和看漲預期提高的影響,國內小麥價格溫和上漲的基本取向不會改變,面粉機的銷售也同樣是不溫不火的,但由于我國小麥庫存充裕、供給充足,市場調控能力較強,希冀小麥價格大幅上漲仍不現實。2010年產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底價再次上調,這無疑給市場發出了一個清晰信號。“兩會”期間也在傳遞著同樣一個信號,那就是允許農產品價格溫和上漲已成為共識。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今年將爭取糧食連續第8年再獲豐收,并預計未來中國的糧價雖然不會暴漲,但將溫和上升。
我國小麥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成本推動和上漲預期推動,面粉機,勞動力、肥料、柴油等農資價格上漲,使得小麥價格在豐收之年仍然上漲。今春北方麥區旱情持續,小麥生產成本進一步提升,更使農戶惜售心理不斷增強。從目前來看,市場各主體未來小麥價格仍多持看漲預期。
雖然后市小麥價格溫和上漲不容置疑,但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一是旱情炒作對市場影響已經減弱。農業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當前的夏糧生產形勢總體上說是好的,面積有增加,播種質量好,冬前墑情足,苗情基礎好。所以今年夏糧收獲后的農產品機械,面粉機市場行情看好,雖然一段時間冬麥區發生了持續的大面積干旱,但2月下旬優厚旱情得到有效緩解,苗情轉化得較快。當前初步統計,全國11個小麥生產省份中,8個小麥主產省的苗情好于上年,2個省份與去年持平,僅一個省份偏差。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比例為85.7%,比去年同期增加4個百分點。由于今年的小麥仍很有希望迎來豐收,旱情炒作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已大大減弱。
二是我國小麥市場不存在供應短缺問題。我國小麥主要依靠自給,受國家政策支持,2004~2010年糧食種植面積連續增加,產量連續7年豐收,庫存十分充裕。據美國農業部最新供需報告預計,中國2010/11年度的小麥庫存有6000萬噸,而中國每年小麥實際消費也就1億噸多一點,即便產量嚴重減少2000萬噸(17%),由去年是1.15億噸減少至不足1億噸,中國小麥庫存應該也有4000萬噸。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現在我們小麥的庫存還有2000億斤,幾乎相當于國內一年的小麥產量。
三是國家對小麥及面粉機械設備的市場調控力度加大。一方面2010年最低收購價小麥及進口小麥相繼投放市場,有利于緩解部分地區小麥供需偏緊的局面。由于前期安徽、江蘇、山東、湖北等省2009年托市小麥庫存所剩不多,企業紛紛到河南采購原糧,導致河南市場競爭激烈,小麥價格不斷上漲。2010年最低收購價小麥的投放,加大了市場流通數量,既有利于弱化地區間價格差偏大的現象,也有利于整個小麥市場的穩定。另一方面,按照順價銷售方的原則,2010年托市小麥三級白麥交易底價為1880元/噸,較2009年托市小麥底價高出70元/噸,新麥銷售底價的變動基本符合市場的預期。以2010年產小麥拍賣底價為基數,加上正常的出庫費用和短途運輸費用,到面粉廠的價格仍然低于現貨市場價格,目前來看本次提價對當前小麥市場影響有限。更為重要的是,新麥銷售底價的落定,使前期小麥市場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明朗化,小麥市場價格的標桿和引領影響更趨明顯,預示后期小麥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的變數已不會很大。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