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繼續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按訂單收購稻麥,在市場價和最低收購價中擇高而購。為鼓勵種植早稻,我市將提高早稻價外補貼標準,由每50公斤價外補貼18元提高到23元,也就是每50公斤早稻多補5元。對交售訂單糧食種子的農戶,一般每50公斤價外補貼15元,雜交稻種子收購則給予每50公斤價外補貼75元。
為幫助農戶應對種糧風險,我市適當提高糧食生產保險金額。水稻保險金額由去年的每畝不超過500元提高到每畝不超過600元,小麥則由每畝最高300元提高至400元。其中,水稻政策性保險的保費財政補貼標準為90%,農戶承擔10%,中央和市級財政承擔65%。對于財政相對薄弱的“南三縣”,這一比例提高至80%。
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也將加快推進。我市今年將新增1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標準化建設,財政補助標準為每畝1000元。同時,我市將新增標準農田地力提升實施面積5萬畝,其中大部分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內。今年,中央財政繼續支持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我市將承擔其中的10個萬畝示范片建設任務。
今年,我市將繼續大力支持設施農業建設和高性能農機購置。對早稻育秧大棚建設,按單棟鋼架大棚每平方米6元至8元、連棟鋼架大棚每平方米30元、玻璃溫室每平方米300元標準補貼。對購置插秧機的,市財政繼續給予“南三縣”25%,其他縣(市)區15%的累加補貼;對購置谷物烘干機及配套機具的,在國家補貼基礎上,將再增加30%,其中對糧食功能區內服務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服務組織購置烘干機械的,由市財政再增加5%的補貼。
在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方面,今年,我市將建設一批區域性綜合農機服務中心和40個主導產業農機服務組織。此外,為加快農機更新步伐,我市將對報廢14.7千瓦以下和14.7千瓦以上功率的農用拖拉機分別給予每臺1500元和3500元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