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部署“三夏”小麥跨區機收

在大規模“三夏”農機化生產即將拉開序幕之際,5月13日,農業部召開2015年全國“三夏”小麥跨區機收工作視頻會議,研究分析小麥跨區機收形勢,部署“三夏”農機化工作。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在會上強調,各地要充分發揮農機主力軍作用,全力打好“三夏”生產這場攻堅戰,將“豐收在望”轉變為“豐收到手”,為秋糧生產贏得寶貴農時,努力確保夏收夏種質量,牢牢掌握全年糧食生產主動權。
會議要求,今年“三夏”農機跨區作業力爭達到“兩穩兩提高”的目標:一是機具投入總量保持平穩。預計投入“三夏”生產的稻麥聯合收割機達到55萬臺,其中參加跨區作業的達到30萬臺以上。二是農機作業水平穩中有升。力爭冬小麥機收水平超過92%,其中黃淮海主產區小麥機收水平穩定在96%以上;夏玉米機播水平達到85%。三是農機作業質量進一步提高。減少機械化收獲環節中的糧食拋灑損失,力爭顆粒歸倉;四是農機作業效率進一步提高。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轉移順暢,作業機具供需平衡,夏收夏種有序推進,不誤農時。
會議強調,今年“三夏”農機化生產組織管理力爭做到“五個強化”。一要強化機具和人員準備。“三夏”開始前,要加強農機手的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提前做好農機具的檢修和保養,確保技術狀態良好;二要強化市場供需協調。認真做好“農機跨區作業證”免費發放和登記備案工作,及時發布機具供需、麥收進度等信息,引導供需雙方簽訂作業合同,促進聯合收割機有序流動;三要強化技術指導服務。認真執行小麥聯合收割機作業質量標準,引導農戶和機手選擇合適機具、適宜割期、留茬高度和收割速度等,切實減少小麥機收環節的拋灑損失;大力推廣秸稈粉碎還田等技術,促進秸稈的資源化、清潔化利用;四要強化應急調度指揮。提前制定災害性天氣小麥搶收工作應急預案,確保關鍵時刻收獲機具“調得出、用得上”,千方百計加快夏收、夏種機械化作業進度;五要強化部門協調配合。與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為“三夏”生產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