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ㄒ唬╊A計國內糧食供需格局總體較好,但長期壓力仍存
“十三五”期間,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將進入發展關鍵期,人口的繼續增長、經濟的轉型發展、城市化率的不斷提高將進一步促進糧油食品消費總量增長,消費結構升級。同時,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耕地面積將繼續減少,并成為我國糧食供給的最大挑戰,再加上水資源不足、農業勞動力素質下降、科技貢獻不高、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制約因素,后期保持糧食供求基本平衡將面臨較大壓力。
從需求預測看,隨著人口增加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預計國內糧食消費將繼續增長。其中,人口增長和收入增加將是推動我國糧食及食品消費的主要驅動力。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預計,202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4.1億。2007年我國購買力平價的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按照年均7%-8%增速,預計在2015年將達到10000美元,2020年達到15000美元。另外,受飲食結構優化升級影響,在人均消費變化和人口增長的共同作用下,稻谷、小麥總消費量將漸趨穩定,玉米、油脂消費將進一步增長。
綜合歷史糧食產量、消費量、人口增長、經濟形勢以及FAO數據等測算,預計2015年至2017年國內糧食總產量分別為11875億斤、11927億斤、11967億斤,總消費量分別為12946億斤、13172億斤、13264億斤,產銷缺口主要以大豆品種為主。受品種調劑及國內外價差等因素影響,國內糧食進口量將呈現增加態勢,但增速將放緩,進口品種仍主要是大豆等油料品種,主糧進口將較為穩定。分品種看:
小麥。作為北方居民主要口糧,小麥消費一直以制粉為主,但近年來飼料用量的快速增加,以及主產區自然災害多發重發,使得國內小麥供應總體較為緊張,大多數年份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預計近幾年內玉米和小麥飼用替代關系仍將延續,國內小麥供需仍將維持緊平衡狀態。綜合測算預計,2020年我國小麥產量約2526億斤,年均增速有所放緩,增長動力主要是由于單產的增加;2020年國內小麥總消費量約2528億斤,產需略有缺口。
稻谷。受國家扶農惠農政策支持,以及人口持續增長,國內稻谷面積、產量和消費量持續平穩增長,總體供需平衡并略有盈余。綜合測算預計,2020年我國稻谷總產量約為3923億斤,受播種面積預計下降、單產增長緩慢影響,國內稻谷產量將呈略減態勢;2020年稻谷總消費量約4017億斤,產需仍略有結余,且稻谷庫存仍將處于高位。
玉米。我國玉米產區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地區,作為主要的飼料原料,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肉蛋奶消費量增速強勁,帶動了玉米飼料消費量快速增長;另外,玉米深加工行業從2005年開始快速發展,玉米用量連年大幅增長,需求強勁增長刺激了國內玉米面積和產量迅速擴張。但隨著國內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消費彈性相對較大的玉米消費出現明顯變化,不僅前些年受到投資刺激的玉米深加工業陷入虧損困境,開工率明顯降低,消費能力下降,飼料養殖業的消費增速也明顯放緩,國內玉米供求形勢出現轉折性變化,預計這一格局短期內仍將保持。綜合測算預計,2020年我國玉米總產量約4462億斤,總消費量約4582億斤,產需略有缺口。
油脂。受全球轉基因油籽產量增加、價格低廉以及國內政策扶持谷物生產等影響,我國大豆、油菜籽等油籽類品種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下滑;與此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植物油的需求持續增長,使得油脂油料進口量大幅增加,預計這一趨勢后期仍將繼續保持。按照進口大豆、菜籽折油計算,再加上每年直接進口的豆油、菜籽油和棕櫚油,2013/14年度我國進口油脂552.8億斤,對外依存度達84%,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進口大豆1840億斤,進口菜籽100億斤,再加上其他直接進口油脂,油脂油料的對外依存度將進一步增加至94%。
?。ǘ╊A計國內糧價總體以穩為主,局部有強有弱
在國內糧食庫存充足、世界糧油市場供需寬松及全球經濟仍處于緩慢復蘇期的影響下,預計后期國內糧食市場價格整體仍將以穩為主,不同品種、不同階段有強有弱,其中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仍將在糧食市場運行中發揮主導作用。主要影響因素:一是主要糧油品種將繼續執行政策性收儲,但考慮到國內外價差、種植成本等因素,后期政策底價繼續上調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國家政策性糧油拍賣將繼續成為市場的重要供應糧源,且拍賣政策的調整對市場運行將發揮“風向標”作用。據國家糧食局數據,截至2015年2月份國家掌握的最低收購價糧及臨時存儲糧實際庫存同比增加53.5%。三是國內經濟形勢短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加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美國加息預期、地緣政治局勢等影響,國內消費需求回暖乏力,部分國內外聯動較強的大宗商品價格存在下跌動力。
分品種看:
小麥。預計后期國內小麥市場整體將保持平穩趨強態勢。主要原因一是國內小麥供應總體較為充裕。近年來國內小麥產量實現連續多年豐收,庫存相對充裕。據國家糧食局數據,截至2015年2月全國各類糧企小麥庫存同比增加10.6%。二是國內小麥需求基本保持穩定。隨著飲食消費結構的不斷優化調整,口糧消費增幅減小,再加上飼料及工業需求難以大幅增加,國內小麥消費預計將保持穩定略增態勢。三是宏觀調控政策支持小麥價格總體保持平穩運行。2015年產小麥最低收購價與2014年持平,降低了市場主體對價格繼續走高的預期,從政策導向分析,后期政策基調將帶有明顯的“穩市”色彩。
稻谷。預計后期國內稻米市場總體將保持穩中略漲趨勢。主要原因一是稻谷產量連年豐收,國家持續啟動托市收購政策,庫存量寬松有余。據國糧局數據,截至2015年2月末全國各類糧企稻谷庫存同比增加18.6%。二是國內稻米需求將繼續保持穩定態勢。隨著人口增長,稻谷口糧消費量或有一定增長空間,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口糧消費尤其農村人均口糧消費量將繼續保持平穩下降趨勢。三是考慮到2015年產稻谷托市收購價保持穩定,預示著未來幾年稻谷政策底價調整會保持謹慎,稻谷價格將與市場結合的更加緊密,繼續上調的空間將較為有限。
玉米。預計后期國內玉米市場將維持高位震蕩走勢,價格繼續向上的空間有限。一是預計2020年之前東北臨儲收購政策有可能繼續維持,將對國內玉米價格繼續形成支持。二是政策性玉米庫存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受近年來國內玉米生產能力提高影響,預計2020年之前國內玉米高庫存狀況可能難以得到根本性轉變。據國家糧食局數據,截至2015年2月末全國政策性玉米庫存同比增加60.7%。三是國內玉米消費將逐漸回暖。當前畜禽存欄量處于多年來較低位置,生豬養殖處于周期性盈虧的拐點附近,預計后期或將會逐漸進入養殖盈利周期;同時,受經濟環境制約及國內玉米原料成本高位的不利影響,預計2017年之前國內工業玉米消費仍將保持相對平穩狀態。四是預計國內外玉米價差仍將存在,國內玉米進口將以非國有企業為主。
大豆及食用油。國內油脂油料市場對國際市場的依賴較大,價格走勢也將跟隨國際市場變化,尤其是隨著大豆目標補貼政策的實行,國內外市場聯動性預計將進一步增強。受世界油籽供應預計充裕、庫存水平保持高位等影響,國際油籽價格上漲動力不強,再加上國內調控油源充足,預計后期國內大豆及食用油市場整體將以平穩偏弱運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