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和方法
1.1試驗材料1.1.1烘干設備:
LKH-20,處理量(小麥)5000-34000kg/h,燃料是無煙煤,功率11.3kw
1.1.2計量設備:
三相四線有功電度表
1.1.3檢測設備:
糧食水分測量儀,常規糧食物檢、化檢儀器與設備、濕溫度檢儀等。
1.1.4輸送、清理、散裝自卸車:
移動式膠帶輸送機,清糧機,散裝自卸車
1.2試驗方法
1.2.1將準備烘干的小麥經過清理篩清理后,雜質約小于1.5%才能入干燥機烘干
1.2.2干燥溫度、干燥水分、干燥時間的確定,根據廠家提供的設定參數,烘干小麥的熱風溫度為60℃,每小時降水率0.6%~1.1%,在電腦水分計上設定出倉水分,當地一般設定在13.0%,干燥時間設定在“連續”檔,這樣電腦水分計自動測量水分,會顯示出水分,根據定期重復自動測定水分,當到達設定干燥水分值時(若電腦水分計與快速水分檢測儀差值大于0.5%,可調低干燥出倉水分),會自動停機。
1.2.3 干燥機烘干運行
干燥機在入滿小麥后,設定干燥溫度和干燥出倉水分后,進行烘干處理,小麥每小時在干燥機內運轉烘干一周,在烘干機進行內循環烘干。
1.2.4設備的連接經過檢驗室檢驗為高水分小麥,若雜質大于1.5%,需經清糧機清理,清理后小麥經過輸送機(或吸糧機)到自備散裝自卸車內,經過汽車衡稱重后,到干燥車間,散裝自卸車自卸散裝糧,經輸送機到干燥機內進行烘干處理。干燥烘干結束后,出倉經出糧溜管直接入散裝自卸車內,再經過汽車衡稱重后到倉庫門口,散裝自卸車散糧經輸送機進入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