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蔬菜穴盤育苗設備和施工工藝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6-16 11:39:43
穴盤育苗基本設施穴盤育苗基本設施由育苗大棚、穴盤、噴淋水系統、溫控系統、基質粉碎機、催芽調控系統和出苗運輸系統組成。育苗大棚采用玻璃纖維瓦拱形大棚,下部為鍍鋅角鐵(636mm),上部為拱形玻璃纖維瓦,四周采用槽鋼,安裝薄膜和遮陽網,大棚長34m、寬10m、椽高3.2m、頂高4.3m。冬、春季育苗時,四周采用漫反射薄膜;夏季育苗時,用含0.3-0.5有效氯的次氯酸鈉溶液進行全面噴灑封閉消毒。穴盤主要適用茄果類、瓜類和部分葉菜類如青花菜、花菜和椰菜等。目前使用的穴盤有兩種:一種是聚苯乙烯穴盤(72207cm),穴孔為上大下小的錐形,規格有56孔和132孔兩種;另一種是與播種機配套使用的黑色塑料穴盤,穴孔上、下口徑分別為4.8cm和2.4cm,高5cm,規格有50孔和56孔兩種。噴(淋)水系統主要根據育苗棚的結構安裝噴水系統,以保證幼苗不受水的沖擊為標準。溫控系統冬春育苗時采用250W紅外線燈加溫,每棚設34盞燈,每盞燈照射面積10m2,使棚內溫度保持在20左右。基質粉碎機根據對基質顆粒的要求,選擇粉碎機篩網的孔徑。育苗用的基質顆粒小于0.5cm。故選用篩網孔徑為0.4cm或0.5cm的50型粉碎機。催芽調控系統采用重慶試驗設備廠生產的調溫調濕箱,型號WS/08-01,可調溫度10-80,可調濕度40-95.7出苗運輸系統定做專用運輸箱(61.041.524.5cm)和專用運苗車,車廂設計成層狀,每層間隔25cm.
穴盤育苗技術操作規程:營養基質的配制塘泥經粉碎、篩選顆粒,然后與堆漚2-3個月、經篩選的菇渣按體積比46混合均勻,并配入養分(附表)、殺蟲劑(90敵百蟲晶體50-100g/m3)、殺菌劑(50多菌靈80-100g/m3)、除草劑(拉索100g/m3),pH值調至7,加水至含水量60-70,成為營養基質,堆起密封15天后使用。催芽調控2.2.1種子消毒處理將需催芽的種子進行嚴格篩選,然后用55溫水處理15分鐘或用1-3的高錳酸鉀(K2MnO4)溶液消毒15分鐘。對有休眠的種子則需經過藥劑處理,如茄子需用400mg/kg的赤霉素(GA)浸種2小時。催芽在溫度25-30的培養箱內催芽,茄果類種子催芽36-48小時、瓜類種子催芽36小時左右即可出芽。播種將營養基質裝入穴盤,并將穴孔中央壓至0.1-0.5cm深,深度根據蔬菜類別確定:瓜類較深,茄果類較淺。每孔播入1粒健壯的萌芽種子,覆土后噴透水,運入育苗大棚排列。幼苗生長環境調控,水分調節視天氣情況每天噴水1-2次,保持基質稍濕潤,濕度過高易導致病害。若遇寒潮或降雨,則不噴水或少噴水。上午應在幼苗葉尖上的露珠消失后噴水,下午應在4時前噴水,以防止大棚內濕度過高或夜間溫度太低。溫度調控在廣東地區冬、春季節氣溫不太寒冷,育苗時保持大棚內溫度不低于18即可。若遇寒潮應提前加溫,封閉大棚,防止冷風吹入;夏季氣溫過高時開噴灌系統降溫。煉苗煉苗能增強秧苗的抗逆性,盡快適應田間環境條件,所以出苗前要對幼苗采取降溫、通風等措施。一般在定植前7天左右要逐漸降低苗床溫度,先是白天由少到多打開門窗,逐漸過渡到夜間不加薄膜,讓秧苗完全處于田間環境。出苗、運輸出苗標準是莖粗、葉大而厚、葉色深綠且有光澤、須根發達、無病蟲害,并依據菜農的栽培習慣及要求確定:一般以茄子春季7-8片真葉、夏季5-6片真葉,辣椒春季8-10片真葉、夏季6-8片真葉,葉菜類4-5片真葉,瓜類3片真葉出苗較好。
根據各類蔬菜幼苗的生長特點,采用不同的運輸方法,其中葉菜類(包括青花菜、花菜、椰菜等)和茄果類(包括茄子、番茄、辣椒等),因穴盤苗耐擠壓,可重疊橫放于專用運苗箱內,每箱500株;而瓜類不能擠壓,用運苗車連同穴盤一起運輸。苗期病蟲害防治因育苗大棚是封閉的,一般害蟲較少,主要是病害,而病害中主要是猝倒病,除基質和種子嚴格消毒外,在幼苗生長到第2-3片真葉時用58瑞素霉錳鋅500倍噴施,預防效果較好。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