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說,若如期實現,無疑將擴大SDR貨幣籃子的代表性,提升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公平性。
IMF將于今年5月份開始就是否讓人民幣成為目前SDR貨幣籃子中的第五種貨幣展開討論,并于秋季進行正式評估。
SDR是IMF于1969年創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當前,SDR的價值由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所占權重分別為41.9%、37.4%、11.3%和9.4%。
四種貨幣中,退出量化寬松的美元又因即將加息的效應令新興市場恐慌,而歐元隨著逾萬億規模的歐版QE推出“跌跌不休”,日元更是持續大幅貶值。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張躍文表示,SDR的一攬子貨幣是計入成員國央行儲備貨幣的,這個籃子中的貨幣貶值將使相關國家外匯儲備縮水,從而影響國際金融市場穩定。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劇烈波動,而人民幣維持了相對穩定。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承諾不隨波貶值的人民幣也承擔過“穩定器”作用。
一系列事實表明,人民幣已經發展成為維護全球金融穩定的重要力量,同時具備了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基本條件。
中國智庫安邦咨詢發布報告指出,目前,SDR分配機制不盡合理,發達國家份額明顯高于發展中國家,且美元權重過大,導致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性與發言權不夠,影響了SDR分配的均衡性。
人民幣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人民幣在離岸市場使用日趨活躍,與美元、歐元等其他主要貨幣差距不斷縮小。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表示,在如此背景下,若IMF長時間將人民幣排斥在SDR貨幣籃子外,必將使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權威性打折,損害自身影響力。
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今年3月稱,人民幣仍需“進一步自由化和改革,以符合IMF標準”。這意味著,在IMF擁有一票否決權的美國目前不支持人民幣被納入SDR貨幣籃子。
不過,美國的不支持態度正在遭遇其傳統盟友及其他重要經濟體的抵觸。最近,以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四個G7成員國為代表的一些具有系統性影響的經濟體表態支持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
白明表示,美國刻意忽視人民幣在自由化上所取得的進展,一味將人民幣排斥在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之外,無異于自己第一個擠上公共汽車后就喊關門。
人民幣若能加入SDR貨幣籃子對于中國及IMF而言將是雙贏局面。將人民幣納入SDR可增強后者的代表性和穩定性,提高其作為國際儲備資產的吸引力。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人民幣加入SDR被視為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重要性獲得全球認可的一個標志,也被當作國內金融市場改革繼續推進的一大動力。
中國推動金融市場改革,力爭年內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并擴大其國際使用,將助于中外間降低匯兌成本,提升貿易與投資往來,為外國金融機構更深入參與中國經濟提供機遇。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3月會見IMF總裁拉加德時指出,中國希望通過加入SDR,積極參與維護全球金融穩定的國際合作,同時促進中國資本市場和金融領域的進一步開放。
拉加德回應說,中國金融改革的成功將為其他國家提供榜樣,有助于促進全球金融穩定。她并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愿就SDR審查事宜同中方保持溝通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