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松了口氣!眼看就要過年了,要進口一些臺灣食品來當年貨賣是來不及了。不過,將來我們會爭取多進口一些健康的臺灣食品到廈門來,希望大陸客人能喜歡!”聽聞這一好消息之后,廈門富楹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有“流通王”之稱的在廈臺商郭庚輝對記者稱。
上月底,兩岸食品安全業務主管部門專家在北京召開兩岸食品安全交流會議,對油品安全事件后續處理達成共識。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兩岸貿易的臺商,廈門雅山貿易有限公司執行長溫仁得告訴記者,問題油波及700多家臺灣中小企業,也影響了兩岸貿易。在廈門做臺灣食品貿易的臺商有六七十人,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為此四處奔波,總算有了“解除限制”這個結果。最快在年后,新一批臺灣食品貨物會陸續抵達廈門。
去年臺灣爆發食用油品安全事件波及廠商遍及臺灣全島,包括盛香珍、味王、好帝一、憶霖、犁記、陸仕、欣冠、奇美、味全、祥有味、品高等眾多知名企業、百年老店赫然在列。當中也不乏有一些廈門“辦公室族”耳熟能詳的品牌食品。
臺灣食品質量屢亮紅燈,大陸業務主管部門落實《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保障消費者健康權益,對臺灣涉事企業產品采取暫停進口措施。國家質檢總局也公布了涉事企業的235個下游用戶名單。去年10月,廈門口岸對這235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全部暫停進口報檢,那些被“卡”在口岸的臺灣貨品,經過海關查驗后,直接裝箱退回發貨地。
臺貨“登不了鷺”,廈門臺商一度受到影響。臺商郭庚輝經營糖果、泡面、餅干等兩三百種臺灣休閑食品,以廈門作為中轉地做批發生意,統一“滿漢全席”泡面還曾經賣到斷貨。進口限制的措施讓他的生意受到很大沖擊。
原物料從臺灣進口、在廈經營餐飲業的臺商也跟著連累。臺商徐信仁自2012年在SM二期開了家“二爺饕鍋店”之后,經營具有特色的烤肉火鍋,發展勢頭良好。才兩年多,他又一口氣在全省開了4家店。徐信仁表示,受問題油事件影響,店里使用的臺灣調料包、醬料等很難進口過來。“我們這些守法的生意人,也要被一些不肖的生意人給波及,真的很無奈”!
“問題油事件一下子造成臺灣數百家廠商產品不許進口,幾次食安問題,也許有些人對臺灣食品失去信心。檢測需要兩個星期,路上也花些時間,年后要進一些什么食品,成了大家討論的話題。”溫仁得表示,“解除限制”后,問題油因油而起,飲料會比較不受影響,所以年后,他打算率先進口臺灣飲料。
郭庚輝同樣看好大陸飲料市場,他計劃進口味丹旗下的“綠力”牌飲料,沖淡一下大陸消費者對臺灣問題油的壞印象,而且“恰逢春天來了,天氣轉暖,飲料好銷”。
溫仁得甚至提出建議:“在大嶝經營臺灣食品的商家,是兩岸經貿交流的一線尖兵。他們因為這次臺灣食安問題損失不少,希望能得到政府的一些鼓勵。”
未來趨勢:健康食品有優勢
“登鷺”多年的郭庚輝,對臺灣食品的市場摸得比較準。他表示,為將風險降到最低,涉事企業生產的食品均被退運,但消費者不能將所有企業“一棍子打死”,雖然臺灣有小部分廠商不符合規范,但更多的還是正規經營的良心商家。隨著兩岸交流深入,大陸人對臺灣食品的品質與美味還是相當認可的。
廈門樺芳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在廈臺商Masha稱,臺灣的萃取、提煉的加工技術較為發達和全面,臺灣食品有很多是很棒的,像保健茶之類沖泡飲料,包括果粒茶、甘菊茶等,還有天然酵素,這些也是未來貿易商可以考慮進口的東西。臺商賣的不光是品質,還有技術與理念。雖然臺灣出現了“問題油”,但臺灣仍有許多好東西值得推薦給大陸,尤其是天然、健康和生物保健食品,這是她未來轉型發展的方向。
Masha表示,長期在廈門固定做貿易的臺商就有40多位,往來的兩岸的更多。大陸是一個長期的市場,隨著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對天然、健康理念越來越接受,臺灣天然食品的優勢就會顯現出來,未來商機可謂滿滿。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