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表示,目前恒大在三大新產業均未實現盈利,而最早介入的礦泉水業務去年虧損達23.7億元。到此為止,恒大在多元化戰略上基本思路已經穩定,未來三至五年恒大將不會再介入新產業。
自2003年起,恒大先后跨界進入礦泉水、糧油以及奶粉領域。今年2月,恒大宣布完成9.5億港元收購新傳媒(0708.HK)74.99%股份,并更名為恒大健康產業集團,擬借助該平臺發展健康產業。
不過,恒大的多元化步伐卻一直備受外界質疑。一位瓶裝水企業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恒大冰泉為了快速搶奪市場,不僅以市價兩倍的薪水挖角,而且經常在終端大打促銷價格戰。
去年冰泉銷售未及預期
據恒大最新財報顯示,去年該公司非地產業務錄得31.3億元虧損,較2013年的6.73億元大幅擴大,其中礦泉水業務去年錄得虧損23.7億元,占總虧損額的76%。
而對于虧損的原因,許家印解釋稱是因為第一年恒大冰泉做了很多品牌廣告,還在全國鋪設了130萬個商超點,組成了差不多2萬人的銷售團隊,開設767個礦泉水銷售分公司帶來的成本增加所致。
記者了解到,恒大冰泉目前除了在恒大旗下樓盤設立了礦泉水銷售網點外,在全國的銷售基本還是走經銷商制。也就是說,生產廠商會在年尾或次年年頭要求各地經銷商打款壓貨,但最終產品能否在終端消化很大程度取決于經銷商與廠商的推廣力度,以及消費市場的接受程度。
去年初,許家印在全國合作伙伴大會暨訂貨會上提出恒大冰泉的銷售目標是“2014年100億元,2016年銷售額要達到300億元”。當天,恒大冰泉對外宣布,訂貨會實現簽約訂單27億,加上之前已簽的30億訂單,恒大冰泉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就簽下57億訂單。
不過,據許家印最新透露,去年冰泉的銷售僅有10億元,而今年冰泉目前已收到76億元訂單,預計可以為恒大帶來40億元收入。
事實上,在去年8月新工廠投產前,恒大冰泉僅靠在2013年收購的一個年產能40萬噸工廠維持全國供應。因此在去年年中,恒大冰泉脫銷的消息開始出現在各大報端。上述瓶裝水負責人對脫銷一說有所保留:“恒大冰泉脫銷除了是因為產能有限外,還與其去年在各大終端發起大力促銷有關。”
記者曾在華潤萬家廣州中山八路店看到,建議終端零售價為3.8元/瓶的350ml恒大冰泉促銷期間最低每瓶賣2元。但在和諧號動車上,恒大冰泉的價格卻要8元/瓶。上述瓶裝水負責人認為,適當的促銷是迅速搶奪市場的需要,但如果終端價格差距太大,并不利于品牌的樹立,還會擾亂經銷體系。
三大產業將追加投資
許家印透露,自2013年以來,恒大派出1100多人,成立多個專業調研團隊,經1年多深入調研和分析,最終決定進入礦泉水、糧油、乳業、健康四大產業。
據本報記者了解,恒大冰泉在2013年收購1個生產廠,年產能40萬噸;去年新建2個生產廠、6條生產線,新增180萬噸年產能,并競拍取得年涌水量6000萬噸的探礦權;今年一季度已投產90萬噸,二季度將投產90萬噸,三個水廠可實現年產能220萬噸,今年計劃共生產130萬噸。
而在糧油領域,恒大在去年8月進入該產業,并購7個加工廠,形成大米15萬噸年產能、食用油5萬噸年產能,并在大興安嶺生態圈建立了第一個糧油生產及加工基地;2015年計劃生產大米產量9萬噸,食用油產量3萬噸。
此外,恒大還通過收購新西蘭咔哇熊乳業進軍乳業,目前該公司年產3萬噸配方奶粉,計劃今年生產咔哇熊奶粉4000噸。而在早前的3月28日,恒大與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委員會及韓國原辰醫療美容集團簽署戰略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擬合作建立醫學美容及抗衰老中心。
按照恒大的計劃,未來三年將繼續在礦泉水、糧油以及乳業分別追加投資20億元、15億元和10億元,并在三年后將旗下的礦泉水、糧油以及乳業分別在香港獨立上市。
不僅如此,去年恒大還一度要進軍光伏產業,不僅與張家口政府簽訂900億光伏發電戰略合作協議,還試圖借殼國藏集團(0559。HK)發展新能源,但最后卻無疾而終。
報告顯示,恒大去年的凈負債率為85.9%,相較于2013年微降3.7%。集團首席財務官謝惠華對此指出,未來將繼續降低負債率,并把負債率目標設定在70%。
恒大方面表示,經過深入調研,光伏產業目前不成熟,公司尚未在該領域投入任何資金。公司新產業的標準將圍繞飲食與健康、有巨大市場和發展空間且需求高速增長的產業調整,這將是恒大未來的關注重點。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