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集團是集現代農業、食品加工制造、食品分銷為一體,具有完整食品產業鏈的綜合食品產業集團。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200億元。目前,光明已確立乳業、糖業、肉業、米業、品牌食品、現代農業、商業通路和地產物流、金融的“8+2”主營業務。光明集團下屬上市公司包括光明乳業(0.00,0.000,0.00%)、上海梅林(13.51,0.200,1.50%)、金楓酒業(13.10,0.060,0.46%)以及海博股份(14.99,0.350,2.39%)。
上海良友集團則是上海最大的從事糧食經營的國有企業集團,經營領域涵蓋糧油加工、倉儲物流、便利連鎖、糧油貿易、進出口業務、實業投資等;旗下擁有海獅、樂惠、雪雀(福新)、味都、三添、友益等上海市著名商標和上海名牌產品,主要糧油產品上海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集團旗下“良友便利”已發展至擁有520多家門店的連鎖銷售網絡。
業內人士認為,雙方聯合重組有利于進一步整合上海國有食用農產品(15.65,-0.130,-0.82%)資源,促進企業做大做強;有利于擴大企業發展空間,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與此同時,光明集團和良友集團都是上海市國資委直接管轄的企業,它們的聯合重組也意味著上海國資國企改革(1844.20,0.000,0.00%)邁出關鍵性步伐,走向縱深發展階段。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葛偉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最終的重組方案還沒有面世,兩企業是采取合二為一,還是吸收合并的方式重組,目前都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1+1’的效果將大于‘2’。
據年初召開的上海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今年上海將著力優化結構,推動國有經濟提質增效,發展以公眾公司為導向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平臺規范運作啟動資本流動項目,實質性啟動國資流動平臺。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的上海國資改革工作目前已有更明確目標,比如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方面,上海今年計劃完成并推進一批企業集團整體上市和核心資產上市,包括完成綠地、現代設計整體上市工作,推進華誼集團核心資產上市等。
整體布局方面,上海國資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以及基礎設施與民生保障等四大領域的集中度將達到70%;在不符合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的產業和一些缺乏競爭優勢的產業,國資退出步伐將可能加快。光明、華誼都屬于需要完成行業收縮調整的重點企業。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