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此消息刺激,22日以“中”字頭為代表的央企改革股集體大漲,中國中冶、中國一重、瑞泰科技、華電國際等漲停。分析指出,在牛市思維下,前期表現較淡定的國企改革概念,近日有望繼續上演“空中加油”,除了中糧系和國投系外,航運系、航天系、中船系等航運、軍工股值得留意。
截至22日收盤,中糧系下三家A股上市公司股價均有不錯的表現,其中,中糧生化上漲9.57%,中糧屯河收高5.56%,中糧地產上漲3.97%。除了中糧系外,國投系等央企改革概念均大幅走高。其中,國投系下的國投中魯上漲7.32%,中方投資漲5.59%,國投電力漲5.26%。
值得注意的是,在六大央企集團中,國投系和中糧系表現最為火熱,其中,國投系下中成股份連續多個交易日漲停。國投中魯在公布資產重組方案后,股價連漲8個漲停。安信證券曲線“借殼”中方投資后,給后者帶來了369.41%的漲幅。同時,中糧系表現也非常積極,中糧地產明顯跑贏地產行業龍頭,中糧生化更是連續漲停。有專業人士指出,中糧生化和中糧屯河有可能成為未來中糧系表現較好的成員。
中糧集團是國資委直屬大型國有獨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之一,也是國資委改革樣板,中糧集團去年營收為1991億元人民幣。
在中糧上市消息的刺激下,國企改革概念股紛紛走高,其中,央企改革概念表現最為突出。無論是國投系,還是中糧系,或其四項改革試點的央企,目前股價都已經被輪番爆炒,估值明顯偏高,中國南車和北車今年以來暴漲了4倍左右。在股價暴漲的背后,是國企改革預期不斷升溫。A股除了中糧系、國投系以及其他四大四項試點改革央企外,還有多少個“系”?
“實際上,央企資產非常龐大,除了六大四項試點改革的央企外,還有不少可能存在資產整合的預期。比如航天系等。”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券商人士表示。記者對比也發現,包括航運系、航天系、招商系、中船系等都板塊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在航運系中,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謝平表示,中遠中海兩家集運業務最具有整合的可能,“其一,集運面臨全球競爭,且兩者運力規模排名分別在第六、第七,即使合并排名也只在第四,具有對整合的渴求;其二,兩者內貿頻繁,但外貿仍有較大的合作提升效率空間;其三,兩公司管理層互為交流任用,人事上陣痛期相對較短。”謝平認為。
中船系當中,雖然目前多家公司都澄清“整合”傳聞,但這種預期仍然存在。“中船系目前也面臨全球競爭加劇的威脅,部分資產盈利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在一帶一路等戰略的指導下,會否像南北車一樣進行資產整合,是有想象空間的。”一位券商分析師認為。而在A股市場上,中國船舶、中國重工、廣船國際等相關個股近期也頻繁漲停。而航天系主要涉及航天軍工類上市公司,這也是近期中航動控、中航光電等表現強勢的原因之一。此外,招商系也值得關注,其中,招商輪船、招商地產、招商銀行等,投資者都可適當留意。
海外布局對于中糧全產業鏈戰略的意義
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表示,從全球與中國市場大格局看,中國總體而言,是一個糧食消費市場,是進口國,是下游,而南北美、黑海地區、澳洲這些全球主要農產品出口地區是糧食供給來源,是出口國,是上游。因此,海外布局使得中糧上游延伸到全球最重要的糧食產區,與中糧在國內市場的倉儲物流貿易加工品牌渠道相結合,可以實現內外聯動、打通整個產業鏈條,使其真正成為全球化的、綜合性的、多品種的,從上游的農業服務,到中游的收儲、物流、加工,再到下游的食品和營銷的一體化運營模式。這其實是中糧全產業鏈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
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不僅可以平滑業績波動,更重要的是上下游可以互相促進,創造更大的價值,第一,上游供應鏈能力的加強可以為中糧在國內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原料保障;第二,下游做大,可以為上游提供穩定的需求支持,更好拉動上游能力建設,進一步強化全球布局;第三,可以實現全世界各地方、產業鏈各環節信息的共享,幫助業務更好捕捉更多的市場機會,提高經營決策水平。
上市平臺選擇及地點的計劃
于旭波表示,上市平臺的選擇是非常開放的。中糧國際目前仍是一個投資平臺,其開展的投資包括尼德拉和來寶農業,中糧原有的糧油糖資產還沒有注入進來。當然,我們會向這個方向來努力,希望在2019年前,將中糧原有的糧油糖資產也注入進來,實現三方資產的整合和整體上市。從上市地點來說,香港、新加坡或者其他國際性的資本市場都是選擇。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