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海嘉里于2011年設立風險管理部,構建前、中、后臺的業務操作管理模式。集團資金總監侯錄山先生把風險管控定位為“信息的搜集者和流程的控制者”。
“整體來看,企業的風險分為三部分:一是商品價格風險,主要為市場風險;二是交易對手風險,暨信用風險;三是外匯和匯率風險。”
益海嘉里設有集團整體管理架構,各項風險管理均在此架構之下。第一級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老總和CFO擔當,“獨立董事有三名,應該說獨立董事的話語權是很高的”;第二級是風險管理執行委員會,第三級便是具體的操作者。
在此基礎上,風險管理委員會將給資金部一個總頭寸,用于約束企業的具體運營。如規定外匯頭寸、商品頭寸所占的比重,抑或做一個定量。
“現在中國區的外匯頭寸在10億—15億之間,能夠承受的上線在15億美金,之后就是執行了。益海嘉里每年的總銷售額在1600億美金左右,而外匯頭寸僅占十分之一不到,所以說是在可控范圍內的。”
從執行層面來看,關于商品價格波動的風險,更多地由業務來把控,他們會在期貨市場對沖或者選擇其他的工具;而信用風險則主要由財務管控,即會計部門,集團制定有賒銷額度管理辦法及其他方案;匯率和利率風險由資金部管控,同時負責執行和落實風險管理委員會確定的最終目標。
風險管理:越集中越好
益海嘉里在43個戰略地理位置擁有170個以上大型綜合加工廠,并擁有遍布全國的銷售和分銷網絡,然而與國際四大糧商ADM、邦吉(Bunge)、嘉吉(Car-jil)、路易斯·達孚(LourisDrey-fus)設有資金部門和結構融資部門不同,益海嘉里對資金實施集中管控策略。
候總認為,風險管理越集中越好。“風險管理越集中,理解就越深入,執行起來也越主動”。以流動性風險管理為例,流動性風險集中管理就可以達到風險匯減的效果,減少資金的波動性。益海嘉里的現金池實施后流動性管理的效果就非常好,目前在國內可以做到95%的覆蓋。
益海嘉里的資金部雖然隸屬于財務部,但相對比較獨立,資金部本身定位于業務部門,包括資金池的調度,看似流動性管理,實則并不完全是管理,“因為在調度過程中資金有沉淀,沉淀再投資,就是業務了。”
候總將整個資金部定義為兩大職能:一是管理職能;二是營業職能。“我認為這兩者并不沖突,現在集團的資金去除運營所需,剩的錢實際上是賺錢的。
因為我們融資的利率基本上在3左右,剩余資金在嚴格控制風險的情況下平均收益率都在5左右,我們需要跟各個金融機構分析風險并簽訂合同,所以我們部門實際上是一個業務部門,剩余資金的管理其實是流動性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再來看資金池的流動性管理。剩余資金越多,流動性管理面臨的問題越復雜,我們現在的做法是增加一個控制流動性風險的手段。所以我們的理念是管理和經營是不分的,這實際上是一種大資金概念,以更大的廣度去看待資金,將資金運營與經營作為我們這個部門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