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第一時間在微信朋友圈表示,一季度經濟數據不甚理想,經濟增速、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等指標均處低位,央行超預期降準(1-2點)對于扭轉經濟頹勢、穩增長無疑將起到及時雨的作用,同時有利于調結構,支持三農、小微等薄弱環節。中短期來看,貨幣政策將維持中性偏松,利率、準備金率仍處下行通道,未來不排除繼續降息降準的可能性。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稱,從流動性的角度,自2014年4月開始外匯占款已負增長,而今已持續近一年,趨勢已清楚,MLF等期限與貸款嚴重錯配無助信貸松動;從資金成本的角度,目前銀行新增存款的資金成本均在5.2%左右,繳納高額存準率后,成本已接近6%,導致信貸成本超過工業企業5%左右的利潤率。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一般性存款余額110萬億,下調1個百分點的準備金率釋放的流動性至少在1萬億以上,考慮額外多降的部分,釋放流動性規模約1.5萬億。他表示,降準主要針對銀行間利率,降息對降低實體利率更有效,預計降準之后,降息將很快出現,而且降息的空間比降準更大。此外,為了支持地方基建托底和落實李總理對保障房建設的要求,預計再貸款也漸行漸近。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行長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31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上表示,中國經濟正在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然處于合理區間,就業增長保持穩定。中國將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并根據經濟和通貨膨脹走勢進行適應性調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經驗表明,貨幣政策可以為結構改革創造機會,但單純依賴貨幣政策也會帶來風險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