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管理是關鍵
今春本市麥田較干旱。對于特別干旱的麥田,要及時澆水,并根據天氣狀況,在拔節期—抽穗期再澆一次水,同時要注重合理追肥。對于群體較小的晚播弱苗,春季追肥應在小麥拔節初期趁墑開溝追施氮素,以促進分蘗增生;對于小麥群體適宜,只是葉片數少,根系發育差的晚播弱苗,要根據地力水平、群體大小及發展趨勢,在拔節初期追肥;對于生長旺盛的高產田,應在小麥拔節前適當控制其苗數,避免徒長,可適當鎮壓,一般在拔節期進行追肥。
氣溫多變防凍害
春季氣溫多變,在小麥拔節期極易發生倒春寒和晚霜凍,此時小麥抗凍性明顯減弱。目前麥田凍害只是在背陰的個別地塊零星發生,危害不大,但也需要密切關注,在低溫來臨之際及時灌溉保溫預防凍害。如發生凍害,要通過采用水肥管理、中耕等手段,促進春季小麥多分蘗、多成穗,如追施硝酸磷肥12-15公斤或碳銨20-30公斤,結合澆水中耕松土;及時中耕保墑提溫,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抗寒能力;也可在葉面噴施“2116”、2%-3%的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溶液,以增加植株營養。
劃鋤松土促壯苗
據測定,春季早鋤地比晚鋤地的麥田耕層土壤含水量高4.1%,比不鋤地的高5.3%。在小麥拔節期封行前,將麥田劃鋤一遍,能起到消滅雜草、松土保墑、提高地溫作用。劃鋤時要注意因地、因苗制宜。對晚播麥田、弱苗田宜淺劃鋤,提高土壤溫度,促弱苗轉壯,防止傷根和坷垃壓苗;對于旺苗麥田,應在起身期適當深鋤斷根,控旺長苗,減少無效分蘗,促根下扎,變旺苗為壯苗,一般應淺耕劃鋤2-3次。
綜合防治除雜草
去年冬季氣溫高,麥田雜草普遍發生,要在淺耕劃鋤時鋤掉行間、苗叢中的雜草。對冬前雜草叢生,劃鋤難以根除的地塊,可通過藥物進行化學除草。具體防治要根據麥田雜草的種類、下茬和周邊作物布局情況,在技術人員指導下,選用適宜的除草劑,嚴格施藥技術,掌握施藥時間,在保證化除效果的前提下,防止藥害發生。
春季麥田除草要采用具有除草迅速、徹底的除草劑。施藥時期一般在小麥拔節之前,當春季日均溫度穩定在6℃以上,選擇晴好天氣,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進行噴藥。對于群體大,田間已經封壟的田塊,由于藥已噴不到地面,化學除草的作用很小,可以采用人工進行除草。
病蟲害預防為先
春季加強小麥的病蟲害管理,特別是要預防條銹病和蚜蟲。條銹病的預防要“準確監測,帶藥偵察,發現一點,控制一片”,早發現,早防治;通過推廣殺蟲劑、殺菌劑混合使用的方法,防治麥穗蚜蟲。另外,春季也極易發生紋枯病、白粉病、全蝕病、麥蜘蛛、吸漿蟲等病蟲害,要時刻關注病蟲害的發生狀況,及時采取措施。
總之,對于小麥田的春管工作,要結合實際情況,堅持因地、因苗、因時,實行分類管理的原則,通過調節各類麥田的群體結構,使其向合理方向發展,實現小麥高產的目標。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