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適應性廣,一般選擇質地疏松、易灌易排的田地,深耕20~25厘米;做高畦,畦寬95厘米,溝寬25厘米,深25厘米。播種前一次性施足底肥,結合整地將肥施在畦心。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公斤、三元復合肥15公斤,硫酸鉀15公斤。
一般采用寬窄行種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35~45厘米,穴距18~20厘米,播種深度7~9厘米,畝種5000~6000株。移栽時土壤須保持濕潤。可采用單膜或地膜加小拱膜“雙膜”覆蓋栽培,大中薯率可提高10%~30%,有顯著的增產效果,并可提早上市10~20天。
出苗前一般不澆水。雨后土壤板結,應及時松土通氣。齊苗后追施促棵肥,畝用尿素5公斤對水澆施或用腐熟人糞尿澆施。發棵期結合中耕淺培土;薯塊膨大期結合清溝,中耕大培土。特別是費烏瑞它品種,須注意用稻草覆蓋,以防青頭。同時,防止田間積水,否則塊莖易腐爛。
春馬鈴薯施氮肥過多,易發生徒長。在現蕾期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5克,對水45公斤噴施,控制地上部徒長,有助于多結薯塊。盛花期畝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促薯塊膨大。
馬鈴薯的主要病害為晚疫病,在雨水偏多時或花期前后發生嚴重,應及早用25%瑞毒霉或甲霜靈800倍液噴霧。主要蟲害有蚜蟲、蠐螬等。蚜蟲發生初期,用2.5%溴氰菊酯加水2500倍噴霧,效果較好。防治蠐螬,可用90%晶體敵百蟲0.5公斤加水溶解,再噴于35公斤細土上,拌勻,成毒土,撒于溝內。5月上旬前后春馬鈴薯膨大后期即可采收。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