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好葉面噴肥增粒重。灌漿初期,葉面噴施1~2次1%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溶液,千粒重可增加2克~3克,增產10%左右,因為后期噴磷酸二氫鉀有利于增加小麥莖葉中有效磷和糖分的含量,可促進灌漿,使千粒重增加,且成熟期提前。但噴磷不宜過晚(蠟熟期無效),小麥噴施葉面肥最好避開中午前后的高溫時段,以免造成“燒葉”,時間最好在下午4時以后,以利葉面吸收,并可與防治病蟲害同時進行。
二是預防干熱風。當預報有干熱風或遇到氣溫30℃以上、風力3級連續3天以上、空氣相對溫度在30%以下的天氣時,要及時噴施1%~2%的尿素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一般每3天~5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次。
三是綜合防病治蟲。小麥灌漿期是多種病蟲為害的高峰期,也是提高千粒重的關鍵時期,此時期要防治麥蚜、粘蟲、棉鈴蟲和小麥白粉病、銹病等,應采取“一噴三防”的措施,一舉多效。一噴三防的配方為:“吡蟲啉+禾果利+磷酸二氫鉀”,或“畝用20%三唑酮乳油每畝50毫升+10%吡蟲林可濕性粉劑10克+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30公斤噴霧防治”。“畝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70克—100克+3%啶蟲咪乳油20毫升-30毫升+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30公斤噴霧防治”。
四是防止小麥倒伏。“麥倒一把草。”小麥倒伏后,葉片重疊,光合作用受到嚴重影響,養分運輸也受阻,成熟延遲,對產量影響很大,一般倒伏減產20%左右,嚴重者可達40%~50%。倒伏一般發生在抽穗以后,倒伏愈早,減產愈重。嚴防大水漫灌,特別是大風來臨前嚴禁澆灌,確保小麥不倒或少倒。
五是及時拔除禾本科雜草。由于節節麥、野燕麥、雀麥等惡性雜草繁殖快、危害重,又比小麥成熟早,其種子隨著不斷成熟而脫落于地表,到小麥成熟時大部分種子已基本落地,給明年留下隱患。因此,有節節麥、野燕麥、雀麥等禾本科惡性雜草發生的麥田,要結合其他農事活動及時拔除干凈,并帶出田外,將其消滅在結籽之前。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