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數(shù)據(jù)顯示,6月份中國玉米進口量達到872,919噸,比上年同期增長近30倍。今年上半年中國共進口玉米265萬噸,幾乎是上年同期的兩倍。如果維持這樣的進口步伐,今年全年的玉米進口量有望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紀錄。
2010年時,中國一度看起來要成為全球最大的玉米進口國,當時的年度進口量同比增幅高達四倍。中國的中產階級對動物蛋白的需求旺盛,而玉米以及副產品是動物飼料的主要原料。到2012年時,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六大玉米進口國。但是隨后中國在玉米進口國上的排名又降至第十三名。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國政府對糧食安全的戰(zhàn)略擔憂。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國,向中國供應了大量玉米。中國對美國玉米的依賴度如此之高,令中國政策制定者擔心中國正在失去糧食自給自足的能力。
中國農業(yè)政策官員逐漸意識到,單單這一點并不是中國拒絕進口的理由。中國需要學會利用全球市場——因為中國龐大的人口規(guī)模意味著中國無法完全依賴自己來滿足糧食需求。中國和美國就轉基因玉米進口(當時中國尚未批準先正達公司研發(fā)的轉基因玉米)爆發(fā)的爭端也于事無補。
但是現(xiàn)在中國玉米進口再度增加,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自去年年底以來,玉米價格僅僅下跌6.7%,這不足以解釋中國玉米進口出現(xiàn)如此大幅度的激增。事實上,本周盡管全球商品價格大幅下跌,但是全球玉米價格卻相對堅挺。通過對中國海關進口數(shù)據(jù)的分析,似乎找到了一些更為可信的理由。6月份中國進口的大部分玉米來自烏克蘭,而不是美國。今年上半年中國從烏克蘭進口的玉米數(shù)量同比增長852%。烏克蘭玉米占到中國玉米進口總量的88%。
其他對中國出口玉米的主要國家包括俄羅斯、保加利亞、緬甸和老撾,這些國家以前沒有對中國大規(guī)模出口玉米。這些國家大部分都是中國的鄰邦,農業(yè)方面的合作也有利于中國的地區(qū)外交政策。這顯然是多年來深思熟慮的政策。中國已經與烏克蘭、俄羅斯和巴西等國簽訂進口合同,以確保供應來源多元化。目前美國的份額如何呢?五年前美國占到中國玉米進口總量的97%。而今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只有3.8%。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xù)關注我們的官方網(wǎng)站,環(huán)球糧機網(wǎng):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