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查驗 避免滯港增加成本
裝有柬埔寨大米的20個集裝箱漂洋過海,于8月22日登陸瀘州港。這是四川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成功獲批后,迎來的首批進口大米。“其余1500噸大米將在近日陸續到港。”瀘州檢驗檢疫局口岸科人員介紹,裝有柬埔寨大米的20個集裝箱到港后,檢驗檢疫工作人員立即在貨物到港第一時間為企業辦理相關手續,會同海關進行“一次查驗”。并將樣品分別送口岸檢疫實驗室和瀘州局綜合實驗室,進行有害生物檢疫和產品品質檢驗。同時采取口岸放行、屬地監管的工作模式,避免大米滯港產生額外成本。
“進口大米物流周期和成本極其敏感,專人跟進指導企業提前完善報檢資料,開通預約報檢通道,有效縮短報檢時間。”瀘州檢驗檢疫局人員介紹,首批500噸柬埔寨大米已進入實驗室檢測環節,如果檢測合格,將對該批大米簽發檢驗檢疫證明,準予使用。
鐵水聯運 進境糧食“中轉站”
“此次2000噸柬埔寨大米是中糧集團進口,通過瀘州港實現轉運,分銷到省內以及周邊市州。”瀘州港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瀘州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已建成7300平方米的進口糧食儲備倉庫,可以一次堆存300 萬標箱、15000噸糧食,建成11000平方米的查驗場地、750平方米的查驗平臺。該批進口柬埔寨大米入川從瀘州港上岸,意味著瀘州港正式成為中糧進境糧食“中轉站”,以水鐵聯運、水公聯運等方式中轉輻射省內及周邊市州。
據瀘州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介紹,瀘州進境糧食指定口岸運營以來,憑借巨大物流成本優勢已成為四川乃至西部進口糧食主要港口。“日前瀘州龍馬潭區和成都青白江區‘聯姻’更增強了瀘州港的比較優勢。”瀘州港工作人員介紹,成都青白江區和龍馬潭區日簽訂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鐵路港和水運港的通關合作,構筑全省水陸空立體通關體系 ,雙方將利用各自已具備的口岸平臺和功能,推動跨境電商、保稅展示銷售等貿易業態的發展。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