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思想認識先導,規劃制定科學化。全局上下高度重視,緊緊抓住省、市推進糧食烘干中心建設政策機遇期,牢固確立目標必成意識,力爭早日建成“規模適度、運轉高效、糧農滿意、政府放心”的糧食烘干服務體系。根據泰興市沿江大開發總體規劃,以及該市產糧區由西向東逐漸轉移的實際,泰興局經實地調研,與市農委等部門會商,制定了《泰興市糧食烘干服務中心2014-2016實施規劃》,明確3年內每年新建5-6個日烘干能力達100噸以上的烘干服務中心。首先,在全市國有糧食企業布設4-5個點,實施糧食烘干設施建設,布點要求覆蓋范圍廣、交通運輸便、作業場地寬;其次,依靠社會力量和優惠政策,鼓勵、引導種糧大戶和糧食加工企業新建10-15個具備一定規模的烘干中心,最終形成國有、私營糧食烘干中心互為補充的社會化烘干服務體系。
二是社會資本倡導,建設主體多元化。鼓勵多種形式的社會資本進行投資,實施建設主體多元化。泰興今年計劃新建家烘干中心6家,其中國有投資1家,國有、個體合作投資1家,個體投資4家。目前已建成3家,日烘干能力384噸;秋糧收購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3家,日烘干能力292噸。根思糧油經營公司與兩名安徽種糧大戶合作,夏糧收獲前新建了日烘干能力120噸的糧食烘干服務中心,根思糧油經營公司負責提供場地及機房建設,種糧大戶提供機械設施建設,建成后由種糧大戶使用和維護。此舉既解決了種糧大戶新糧無法整曬的困難,又增加了國有購銷企業糧食來源,同時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建設。夏糧收購期間共烘干小麥800多噸,雙方累計實現小麥銷售量2500噸,達到了合作雙贏的目的。
三是政策激勵引導,項目實施規范化。今年泰興市政府出臺了市財政按照省農機購置補貼標準的50%補貼烘干設備;對新建農機機庫,使用面積達 200平方米以上,主體結構為鋼結構的,每個機庫補貼6萬元的農機現代化扶持政策。為利用好現行政策,泰興局在推進烘干中心建設時,指導種糧大戶先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以農機專業合作社購置糧食烘干機,這樣享受省、市農機購置補貼可達到設備購置價的45%,再以合作社的名義建機庫,又可享受市財政機庫建設補貼。泰興局還注重烘干中心建設的規范化實施,要求各企業既量力而行又適度超前,既環保清潔又經濟適用,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把上級的惠農政策落到實處,確保好事辦實、實事辦好。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