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我國大米進口同比增加
本周(8月24日-28日),海關總署公布2015年7月我國大米進出口數據。其中,7月我國出口大米0.67萬噸,同比減少2.28萬噸,減幅為77.26%;1~7月我國累計出口大米12.3萬噸,同比增加1.35萬噸,增幅為12.32%。7月我國進口大米32.52萬噸,環比下降19.65%,同比增加14.27萬噸,增幅為78.15%;1~7月我國累計進口大米174.1萬噸,同比增加23.98萬噸,增幅為15.97%。雖然7月份大米的進口環比有所下降,但同比增加量遠高于環比減少量,因此1~7月份我國大米的進口量同比繼續增加。
目前,國內大米價格處于高位,與進口大米價格有很高的價差,后期國內大米價格受成本支撐,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較小,而國際大米供應充足,預計國內外大米價差仍將維持在高水平。
政策性稻谷成交量下降
本周,分別定于8月25日和26日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及其聯網市場舉行的國家臨時存儲稻谷競價銷售交易會和國家臨時存儲粳稻競價銷售交易會順利結束。其中,秈稻投放量為142萬噸左右,粳稻投放量為152萬噸左右,投放量較前期有所減少。
粳稻市場成交好于秈稻,在本周的競價交易中,粳稻成交主要集中在江蘇和黑龍江地區,中晚秈稻成交主要集中在湖北和安徽地區。粳稻本周 成交量和成交率分別為10萬噸和6.56%,較上期降低8.4萬噸和45.65%;中晚秈稻的本周成交量和成交率分別為4.41萬噸和3.11%,較上期降低2.82萬噸和1.95%??傮w上看,目前政策性拍賣成交的數量仍十分有限,整體成交量和成交率均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
統計顯示,從去年5月至今,三種稻谷成交總量為900萬噸,其中早稻成交量為81萬噸,中晚稻成交量為409萬噸,粳稻成交量為394萬噸。整體來看,大部分市場的政策性稻谷成交量和成交率均比上期有所下降。
國內稻米市場價格保持穩定
監測顯示,黑龍江齊齊哈爾地區普通長粒米出廠價為2.5元/斤左右,鶴崗地區2012年圓粒米出廠價為2.1元/斤左右。江蘇句容地區粳稻價格為1.6~1.61元/斤,粳米出廠價為2.15元/斤左右;宿遷地區粳米出廠價為2.12元/斤左右;南通地區粳米出廠價為2.16元/斤左右。安徽合肥地區粳稻收購價格為1.49~1.55元/斤,出廠價為2.08~2.12元/斤;安徽巢湖地區粳稻收購價為1.50~1.54元/斤,粳米出廠價為2.08元/斤左右,均與上周基本持平。
目前,國內大米消費仍偏弱,經銷商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對粳米的采購較為謹慎,粳米的市場需求不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粳米的價格,個別市場出現小幅下跌。但由于米廠的整體開工率仍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粳米的產出量有限,而且成本普遍偏高,米廠挺價意愿較高,在 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粳米的市場價格。
整體來看,國內稻米價格在近期仍會以穩為主,難以出現較大的波動。
粳秈稻米市場價差保持穩定
監測顯示,粳秈稻谷方面,8月27日,黑龍江虎林地區粳稻糧庫收購價格為3200元/噸,湖南長沙地區晚秈稻收購價為2800元/噸,兩地價差為400元/噸。粳秈米方面,8月27日,黑龍江虎林地區粳米出廠價為4400元/噸,湖南長沙地區晚秈米出廠價為4020元/噸,兩地價差為380元/噸,與上周持平。
目前,國內大米市場購銷持續偏低,但粳稻米市場需求相對略有回升,價格仍保持高位運行,總體價格比較穩定,銷區局部因供應趨緊及到貨成本提高,價格出現小幅上漲。
這主要源于政策糧主導市場、終端市場需求不旺、進口大米沖擊等諸多因素相互作用,現階段粳稻價格處于上下兩難的狀態。早秈稻在近期大量上市,對秈稻市場形成一定的沖擊,且秈稻的市場需求依然疲軟,加之受國外進口大米的沖擊較大,國內大米加工企業經營困難,收購積極性不高,市場整體供大于求,抑制了秈稻的價格。
隨著天氣轉涼,大中專院校即將開學以及國慶、中秋等傳統節日的臨近,在這幾個利好因素影響下,稻米市場需求有望回暖,對稻米的市場價格也會起到一定的支撐,后期稻米價格可能有小幅上漲。整體上看,國內粳秈稻米市場價格仍將平穩偏弱運行,粳秈稻米價差保持穩定。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