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85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著名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會同河南農業大學水稻團隊來到信陽光山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現代農業試驗區,對超級雜交水稻“百千萬”高產攻關示范工程進行收獲前預評估,看到一片片金黃色的稻谷,撫摸著一束束稻穗,袁老非常高興地說:“百畝片過一千公斤有把握,千畝片過九百公斤是有希望的。”
“總理任務”光山擔當
光山縣地處我國南北過渡帶的秦嶺淮河線上,優越的氣候條件和豐沛的水源,使這里成為著名的稻米產地。而光山縣稻谷產量已占糧食總產量的80%以上,是以稻米為主的全國產糧大縣。這也是袁隆平院士和河南農業大學不約而同選擇這里作為超級雜交稻聯合攻關的原因。
光山超級雜交稻“百千萬”高產攻關示范工程是為了落實李克強總理“超級雜交稻攻關不僅要搞百畝,還需要搞千畝、搞萬畝”的指示精神,2014年由袁隆平院士主持,集中全國優勢力量,組建協作團隊啟動實施的,計劃三年時間實現“百畝畝產1000公斤、千畝畝產900公斤和萬畝畝產800公斤”的高產攻關目標。
據了解,光山是全國僅有的兩個萬畝高產攻關示范縣之一。示范基地位于光山縣磚橋鎮高陌村、陳寨村、李長店村、陳崗村,總面積1.03萬畝。
2014年,經專家現場測產和實打驗收,該縣項目區百畝示范片平均畝產910.6公斤,千畝示范片平均畝產815.5公斤,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733.8公斤,均實現了當年階段性預期目標。
2015年光山縣按照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管理到位,服務到家,技術到田”的總體部署,主動盡責、認真落實,切實從組織領導、制度管理、資金投入、技術服務等方面下功夫,扎實推進高產攻關示范工程。目前,示范基地水稻田間長勢普遍好于去年,愈發沉甸的穗子豐收在望,預示今年有望提前實現三年攻關目標任務。
未來,河南省水稻有望年增效以10億計20天后,就又到了今年收獲水稻的季節了。如果按照袁隆平院士的預估,“百畝片過一千公斤有把握,千畝片過九百公斤有希望”,是能提前完成“三年目標”的。
袁隆平院士在此次考察中就提出了在信陽實施“三一工程”的建議,即三分田年產糧食三百六十公斤,“夠一個人全年糧食了”。
如果這樣算下來,河南省水稻將會增效多少呢?據農業部公布的數字,2013年,農業部認定的101個超級稻品種平均畝產達578.9公斤,畝增產63.1公斤,全年共增產稻谷89.0億公斤,增加經濟效益249.2億元。
河南省水稻種植面積達900萬畝,按照上述標準亦可增加產量5.6億公斤,而若以袁隆平超級雜交稻“百千萬”工程標準計算,每年增加效益將以10億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