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徐拂過,一望無垠的玉米田窸窣作響,一個個碩大飽滿的玉米棒如同一枚枚軍功章,無聲地訴說它們的赫赫戰功……這片長勢喜人、綿延150公頃的玉米地就是雙崗鹿場為落實通榆縣委、縣政府節水增糧工程而種植的示范田。
雙崗鹿場轄區農民具有多年玉米種植經驗,可是由于品種繁多、種植分散、技術限制等因素,農民辛苦一年,卻產量不高,收入不豐。2014年5月,鹿場黨委班子多次召開黨委會議,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同時向優秀鄉鎮場取經,最終確立采用膜下滴灌技術進行節水增糧的方案。
盡管膜下滴灌技術優勢凸顯,可是作為新生事物,農民對其認識不夠,加之前期打井、管道鋪設、架線等一系列工程實施需要一定資金、土地投入,致使廣大農民對鹿場黨委此項決策極度排斥。為保證工程順利實施,鹿場黨委班子積極入戶談心交流,客觀分析利弊,通過資金補貼及親臨一線作戰指揮等措施引導轄區農戶轉變觀念。經過不懈努力,鹿場于2014年秋季完成節水增糧工程12方,新打水井12眼,鋪設地埋管道2萬延長米。
2015年春耕前期,為保證示范園區選種合理統一,走高效集約之路,同時也為減輕農戶負擔,鹿場黨委不僅聘請科技種植專家進行技術培訓,還為農戶爭取到150公頃的種子補貼項目。由于土地覆膜耕種需要專門的播種機,鹿場黨委又多次帶領種田能手到多地考察,最終選定了一款性價比高且有補貼的播種機,至此,12方節水增糧工程皆有播種機。
5月8日,示范田播種正式開始。包保領導親自組織農戶按計劃逐一播種,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農戶具體操作。當日5臺播種機完成了12公頃土地的一次性覆膜、鋪管、播種、施肥,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然而還沒來得及高興,麻煩就出現了,由于施工圖紙和實際安裝有誤差,在尋找出地樁時遇到了困難,一時間民怨四起,大家紛紛罷工,12方地塊里只剩下了場部領導干部。他們沒有放棄,仔細研究勘測,尋找規律,終于完成了出水管道的尋接工作。這種吃苦耐勞求真務實的精神深深感動了農戶,在后續的工作中,農戶們不再有抵觸情緒、懷疑心理了,而是遵照場部要求解決問題、學習技術、認真耕種。
付出總有回報。盡管播種過程一波三折,但經過場部領導干部與農戶們的辛勤勞作,大部分地塊出苗率達到了95%以上,個別地塊甚至達到了100%,千畝節水增糧工程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效果。示范園區內的土地每公頃將增產3000至5000斤,增收5000至7000元。
嫩綠的小苗,潺潺的流水,“嗡嗡”的電機,伴隨著農戶爽朗的笑聲,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而今,一排排颯爽英姿的玉米兵,正在拼命汲取營養,茁壯成長,它們為農戶們帶來了希望與憧憬,也讓他們感受到了秋收的喜悅。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