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在鶴山農場一塊馬鈴薯收獲地號,4臺馬鈴薯起收機、30余臺運輸車輛以及20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馬鈴薯的收獲工作,收獲后的馬鈴薯將全部交往北大荒薯業(yè)集團。
日前,鶴山農場搶抓晴好天氣,人機齊上,對種植的2萬畝馬鈴薯開始收獲,邊收獲邊交售,確保豐收的馬鈴薯賣上好價錢,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效益。“今年土豆的產量大概能在35噸左右,今年淀粉廠(北大荒薯業(yè))按出粉率定價,我們的出粉率大約在13%。”鶴山農場馬鈴薯種植戶張洪友介紹道。
張洪友算了這樣一筆賬,13個出粉率的馬鈴薯按每斤0.39元計算,35噸馬鈴薯能賣上27300元,去掉19000元的種植成本,每坰地可獲純效益8300元。
今年,鶴山農場在馬鈴薯種植上,農藝農機組裝融合,選用抗病高產品種,推行90厘米大壟雙行栽培新技術,采取優(yōu)耕作、優(yōu)種薯、優(yōu)栽培、優(yōu)防控的“四優(yōu)一管”栽培模式,加強馬鈴薯的中耕管理,實施種肥、根際追肥和葉面追肥的立體施肥方式,采用“藥肥一體化”技術防治早晚疫病5~6遍,減少馬鈴薯病害的發(fā)生,確保了馬鈴薯的高產穩(wěn)產。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xù)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huán)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