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仿照真品一模一樣的造假,一般消費者看不出來,而且價格有高有低,消費者購買之后會明顯感覺跟以前買的不一樣,之后就會知道自己買的是假的,這一條明顯在法律上犯錯。
第三是也是最坑人的,就是“紙大米”這種,用其他物質代替原物質,欺騙消費者購買,而且替代品往往都是不安全不衛生的東西,因為造假低,為了掙錢,他們肯定會用最低廉的成本去替代。
各大媒體已經相繼報道“紙大米”事件,在這里我先簡單介紹一下。
今年年初,家住老市區的蔡女士從早市一賣茶葉攤販處購買了一袋大米,攤主聲稱老家的親戚在鄉下種田,從土壤、水源到肥料都完全不用農藥,種植的大米非常環保。平時注重飲食健康的蔡女士馬上心動了,洞悉蔡女士心思的攤主隨即表示,以后可以托親戚帶一些大米來賣給她。就這樣,從那時候開始,蔡女士多次從該攤販手中購買大米,每次購買20斤,并一直食用至今,直到近日,才發現大米有問題。
“當時我們一家人在吃飯,飯和平常一樣也沒什么差別,但吃了一半,突然咬到一粒特別硬的米。”蔡女士告訴記者,她立即從口中取出著“米”,仔細觀察才發現,這粒特別硬的“米”的形狀為兩頭非常平整的圓錐形狀,與平時普通的橢圓形的米粒決然不同。蔡女士隨即從廚房搬出米桶,從剩下的大米中又挑出數十粒“偽裝”過的“米”。一家人圍在一起仔細觀察,發現這些“米”都長有白色的細毛,兩端還有螺紋,圓柱體部分還帶著一小片切得非常整齊的紙片。他們將紙片拆拉開,“米”竟然變成一張小紙條!蔡女士一家頓時嚇呆了,原來這些“米”是用小紙條卷成的。由于流動攤販流動性強,購買時又沒有索要到任何票據,蔡女士只能自認倒霉。
那么我來說幾句,這種造假也太坑人了,紙不是食物,吃下去會生病的,哪怕你是往稻花香大米里摻圓粒香呢,而且用紙造假需要的人工也并不小。
大米這個主食是人們幾乎每天都要吃的,馬虎不得,我們不追求買最好的大米或是最貴的大米,但起碼我們要吃的放心,買正宗的大米,那么我們需要找一個可以做到讓消費者完全放心,價格公道,不用郵費,最重要的是大米質量有保證,無論那一款產品,都能讓消費者吃的放心的好渠道。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