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中國,傳統得“土掉渣”的農業,也深受網絡的影響,迅速打響了一場網絡大戰。大米行業是這個戰場的主陣地。先是阿里巴巴高調宣布戰略布局“千縣萬村”計劃,而后是京東劉強東種地賣米,無論是傳統的小型企業,還是大到網絡巨頭,都在紛紛試水網絡電商和農業電商。近期,大米行業的電商門戶:518大米網呈異軍突起之勢,已經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站,成長成為一個大米行業的綜合性信息門戶。同時,“好稻來”電商平臺也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
不管是傳統米企還是水稻種植戶,可能在以前從未想到過:把大米通過網絡平臺銷售,直接用電腦、手機下單采購,送到消費者手中;在當下這個電商飛速發展的時代,農產品觸網也已經不是新鮮事,我國也有相當一部分利用電子商務銷售農副產品的平臺,銷售規模在逐年擴大。農產品攜手互聯網發展,顯然成為很多人看好的趨勢,但針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
趨勢變化:農產品觸網銷售實現雙贏
"我們就是踏踏實實搞水稻種植的,開始也壓根不懂什么互聯網和電商平臺。"最初,承包著一百多坰地的農民老周,一心一意搞著自己的水稻生意,到了秋收的時候,自然就有遠近的糧商來收購了。這一切在2013年悄然發生了改變。"網上賣東西的那么多,為啥我們的大米就不能上網賣?我們就在2013年在網上開起了網絡米店,最初只是一個產品的展示。"老周說,從開始運營到兩年內逐漸開始將產品豐富起來,因為不少人看中"種植基地+網絡下單+配送到家"這樣一條龍的便捷服務。通過網站下訂單的買大米的量占到了總量的30%以上,這是一個讓他欣喜的變化:"讓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來銷售,我們的客戶群體在不斷擴大。消費者反而買得米更便宜了,我們也多賺了錢,這是個雙贏。"
未來前景:各路電商巨頭均看好農產品網上交易
農產品網絡零售模式不斷創新,農產品電商異軍突起,2013年的時候,農產品就已經成為第四大類網上熱銷產品;淘寶注冊地在農村(含縣)的網店達到203.9萬個,交易額超過500億元。按照阿里集團預測,2016年全國農村網購市場總量有可能突破4600億元。農產品交易前景廣闊也已經讓電商巨頭紛紛看好并涉足:2014年10月,阿里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將在3至5年內投資100億元,在全國范圍內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
每天輕點鼠標,輕擊鍵盤,就將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省卻了傳統的中間環節,往往中間環節是利潤最大的一方,所以,賣方多賺,買者實惠,這是真正的雙贏模式,值得在全國推廣。518大米網王洪新先生預測:未來3-5年,將是農產品電商爆炸式增長的黃金時期,農業觸網已成必然趨勢。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