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新疆且末縣良種場一隊的“張雜谷”種植示范田內,在隊里干部帶領下,當地群眾正用聯合收割機收獲豐收的“張雜谷”。經過農技人員現場測產,平均畝產達到250公斤,這標志該縣試種“張雜谷”獲得成功。
“今年我們是第一次試種,選擇了最差的鹽堿地作為示范田種植,沒想到產量還這么好。隊里的很多群眾現場看到了收效,都計劃明年大面積種植。”且末縣良種場干部楊清明介紹說,種植“張雜谷”示范田采取滴灌節水技術,節水節肥效果好,種植管理簡單,畝均綜合成本600元左右,畝利潤可達1500元以上。
據了解,“張雜谷5號”是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選育成功的谷子兩系雜交種。該品種具有抗旱節水、抗倒伏、高抗病、適應性強、高產穩產、米質特優、適口性好等特性,且易于簡化栽培和規模化種植。今年5月“張雜谷”試驗示范項目落戶且末,河北省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免費為且末縣種植戶提供“張雜谷5號”種子,并委派專家進行了現場指導。目前,在該縣塔提讓鎮、良種場、薩爾瓦墩牧民定居點等地試種共200余畝,均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該縣農業局局長周斌介紹說:“且末縣光照時間長、水土資源豐富,種植“張雜谷”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設立示范田,推廣種植“張雜谷”,進一步引導農民自主調整農業結構,不斷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