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收割后的水稻根莖會留在水田里作為下一季水稻生長的肥料,但這些根莖經水長時間浸泡,產生化學反應,會釋放出大量甲烷。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一種溫室氣體,會加劇氣候變暖。
作為世界上稻米生產和出口大國,如何減少農田溫室氣體排放量成了泰國政府面臨的一大挑戰。科技人員開發出的少水型糯米稻谷新品種,對陽光十分敏感,從發芽、抽穗到成熟的全過程,僅靠雨水即可完成,既減少了用水量和工作量,又降低了甲烷的產生,一舉三得。這種糯米稻谷新品種已經在泰國中南部平原地區的糧食產區推廣,且泰國開發減排型香米稻谷的計劃也已經全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