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長邊振瑚在致辭中說,花生制品在我國外貿歷史上,特別是農產品貿易中占重要地位,我國花生制品在歐洲、亞洲市場有較大地影響。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高級顧問李寧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花生食品的消費具有增長空間;花生油的消費可望保持穩中有增的態勢,花生整體消費呈增長趨勢。
“我國是花生大國,并非花生強國,花生種植環節薄弱。”李寧稱,由于土地資源匱乏、農戶分散種植、單產再提高乏力等因素,從中長期看,中國花生的種植面積呈下滑趨勢,中國花生的供給趨緊,成本還將保持增長的趨勢。
山東費縣中糧油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寇相波說,國內花生供應偏緊,依賴進口補充,而世界花生充裕,中國加入WTO的過渡期已完成,在國內市場需求的帶動下,花生米、花生油的進口將成為常態。
寇相波預判,從產情來看,國內花生供需面偏緊,花生價格還有上行的動力,但全球花生供應充足,將緩解國內的需求壓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嚴峻的經濟形勢,也將壓制行情的沖動,花生價格波動幅度將收窄。預計新產花生上市將呈現高開、探底、震蕩、反彈的趨勢,新花生米價格在7000~8500元/噸區間波動。
在中糧花生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楊雷看來,花生市場的發展趨勢出現競爭格局。美國、阿根廷等國花生競爭力提升,中國花生地位弱化;出口波動加劇,更多出口型企業加強國內市場開拓,國內市場競爭加劇;中國花生進口增幅明顯,成本同比降低。
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花生協會會長帕特里克·阿徹稱,花生可助延年益壽。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吃花生可將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風險降低20%。“日本在花生上對中國的依靠程度很高。”日本落花生輸入商社協議會副會長酒井淳也表示。
會間,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與塞內加爾農業部、美國花生協會、阿根廷花生商會、印度油料及農產品出口促進委員會等機構簽署了合作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