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師西山農牧場農四連的馬鈴薯大田看到,農場農業科和農四連的工作人員正在選取的一塊馬鈴薯大田里進行著測產工作,采挖、取樣、稱重、記錄,工作人員仔細、認真地完成著馬鈴薯測產工作的各項程序。
為了保證測產數值的準確性,工作人員通過對每塊地的行數和米數,選取好不同的點,通過每個點的產量來測取所選地塊的平均產量。
截至9月10日,西山農牧場全場的馬鈴薯測產工作已全面完成。記者了解到,今年的產量相比2014年,在畝保苗數、單株產量、馬鈴薯商品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平均單產達到了2.81噸,與去年相比提高了300公斤。
對于畝產提高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西山農牧場農業科科長張延磊介紹:“跟馬鈴薯從種到收的技術管理服務措施到位有關系,從切種開始就有詳細的操作技術要求,包括播種的播深,適播時期,水肥管理,細致到肥料分幾次,分多少量追下去,都有嚴格的操作規程。”
為了向土地要產量、向土地要效益,近年來,西山農牧場通過制定下發《農業生產管理制度》,定期召開田間管理現場觀摩會、農業生產管理檢查等一系列措施,狠抓馬鈴薯大田田間管理,讓種植戶舍得投入,舍得花力氣,在農業增產增收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產量的提高還是得益于我們職工在投入上的增加,我們干部在技術服務上的管理指導,這都是密不可分的。”張延磊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