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馬鈴薯主產區陸續收獲,市場供給逐步增加。市場行情將有哪些新的表現,農民種植、銷售馬鈴薯需要如何適應調整,規避馬鈴薯市場風險政府還應提供怎樣的服務?本版刊出一篇調研報告,期待能給讀者以啟發。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李輝尚王盛威孔繁濤
以河北、內蒙古為主的北方產區馬鈴薯年產量超過3800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8%。進入8月份以來,河北、內蒙古主產區陸續收獲上市。為準確把握馬鈴薯市場形勢,中國農科院信息所和卓創資訊等蔬菜全產業鏈分析預警團隊成員于8月18~22日赴河北省張家口、承德和內蒙古多倫縣等主產區進行了調研。
總體看,馬鈴薯生產繼續穩定發展,但受瘡痂病、災害天氣等影響,部分地區產量有所減少;開秤以來,收購價格呈高開低走再回升的整體走勢;受地頭價同比下降、生產成本增加等影響,薯農收益有所減少;馬鈴薯主食產業化開發推動作用逐步顯現。后期,內蒙古、甘肅等主產區加速收獲,短期內市場供給將繼續增加,需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完善信息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市場形勢研判,引導薯農適時售薯。
生產總體穩定,主食產業化開發拉升作用顯現
從調研情況看,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生產總體穩定發展,個別地區減產明顯。近年來,全國馬鈴薯生產穩定發展,面積和產量均保持穩中有增態勢。河北省張北縣二臺鎮張姓種植大戶介紹,這兩年與燕北薯業簽訂單,去年收益有保障,今年種植面積也有所增加,加上病蟲害較往年少、雨水相對充足,總產穩中有增。察北牧場劉先生預計自己種植的170畝馬鈴薯(2兩以上)單產在7000斤左右,比去年提高約1000斤。但受災害天氣、病蟲害等影響,個別地區產量明顯減少。據內蒙古農業部門相關人員反映,內蒙古中部及呼倫貝爾市西部地區旱情持續,致使馬鈴薯結薯率和商品率大幅下降;多倫縣局部遭受冰雹影響,預計畝產將減少1000斤左右,可能會對今年的收成有所影響。
收購價格先高后低再回升,總體較低。今年以來,馬鈴薯價格保持相對較低水平,北方產區新薯上市以來收購價高開低走后又有所回升,總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據沽源縣沙溝鎮董姓種植大戶介紹,今年種植的200畝馬鈴薯以“荷蘭15”為主,8月上旬開始陸續收獲,單重3兩以上的開秤價在每斤0.78元左右,之后回落到0.7元左右,8月21日又回升至0.72元,但比去年同期低5~8分錢。
生產成本穩中略增,薯農收益有所下降。受土地承包、人工等費用有所增加影響,馬鈴薯生產成本穩中略增,加上地頭價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產量基本穩定或減少影響,薯農收益有所下降。張北豐茂農業公司總經理王保平介紹,今年馬鈴薯種植的畝成本在2700元左右(含噴灌設施裝備),其中土地承包費用每畝比上年增加100元左右,漲幅高達14%,撿薯裝袋人工費用由上年的每袋0.1元增至今年的0.12元,上漲了20%;畝均收益從上年的2000元減至今年的1700元左右,減少約15%。
馬鈴薯主食產業化開發拉升作用明顯,市場主體積極性明顯提高。燕北薯業已與中國農科院加工所等單位進行合作,并成為首批試點單位,研發了馬鈴薯面條、饅頭等系列產品,為產品銷售開辟了新渠道,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路徑;同時,以每斤0.65元的價格簽訂訂單農業,確保薯農收益不減少。
專用薯銷售看好,要密切關注集中上市期的市場動態
專用種薯培育有待進一步加強。隨著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和馬鈴薯主食產業化開發,鮮食馬鈴薯和加工專用品種的培育推廣顯得尤為重要。安徽省合肥市周谷堆批發市場馬鈴薯經銷商焦永光總經理介紹,“荷蘭”系列因其品相、色澤、形狀等較好,在安徽廣受歡迎,走貨相對較快。調研發現,多倫地區“荷蘭15”種植面積占比明顯增加,“夏波蒂”明顯減少,僅部分地區按加工企業訂單供應。燕北薯業候志臣總經理說,主食需要干物質含量較高、轉化糖較低的品種,“冀張薯12”、“大西洋”、“夏波蒂”等品種的干物質含量在19%以上,加工性能較好,而其他品種并不理想。
建議根據不同用途類別,進一步加強種薯培育,尤其要加大干物質含量較高、加工性能好的專用品種培育力度。山東卓創分析師郭娟認為,除了加強專用種薯培育,馬鈴薯主食產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需要一定的周期,加工企業應強化研發、注重宣傳,穩步推進。
商品薯品質保障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近年來,我國蔬菜冷藏設施不斷完善,馬鈴薯儲存條件不斷提高,商品薯質量進一步提升,但受生產、管理水平影響,爛薯現象已成為制約馬鈴薯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山東壽光存儲大戶趙學謙說,這兩年一些農戶加強了田間管理,水肥充足,但收獲時商品薯水分含量過大,加上瘡痂病、晚疫病多發頻發及災害天氣影響,馬鈴薯耐儲性明顯下降,爛薯率增加,存儲損失嚴重,亟需提高馬鈴薯科學生產管理水平。
建議進一步加強科學種植技術宣傳推廣和應用,強化生產源頭和冷鏈存儲管理,提高馬鈴薯耐儲性和商品性,確保“種得好、存得住、賣得掉、賺得到”。
市場波動風險或將增大。隨著我國馬鈴薯一季生產、周年供應格局的逐步形成,富農作用逐漸凸顯,各主產區錯峰上市銜接的節奏日趨弱化,交叉收獲上市供給、相互沖擊的作用反而逐漸顯現,加上災害天氣等的影響,市場波動的風險進一步加大。河北圍場經紀人郭濤說,目前正值本地馬鈴薯收獲旺季,但今年張北、多倫等周邊地區馬鈴薯提前上市,當地馬鈴薯走貨量僅占總量的六成左右,其他產區的沖擊相對明顯,后市價格下行的壓力仍然較大。山東省莒縣采購商李長征說,今年已經收購山東馬鈴薯約2000噸,雖然局部地區有所減產,但后期河北、內蒙古等地馬鈴薯將陸續大量上市,后市漲跌波動情況難以捉摸,需謹慎收儲。另據監測,今年馬鈴薯出口急劇減少,1~7月份累計出口702.3噸,同比減37.7%,出口轉內銷也進一步加劇了國內市場波動的風險。
建議后期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發布市場信息,及時引導薯農適時銷售,避免大量集中上市引起價格大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