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提出,天水市繼續把推廣抗旱、抗銹品種作為重點,淘汰感病品種,擴大矮桿、抗倒伏優質專用品種的種植面積;隴南等小麥條銹病核心越夏區繼續壓縮小麥種植面積,堅決淘汰嚴重感銹、種性退化和抗逆性差的品種,實行多抗源品種合理搭配、科學布局;隴東及中部地區重點推廣抗旱、豐產、抗病的優質專用冬小麥品種。
根據《意見》,全省冬小麥品種布局要以抗病、抗旱、抗寒、穩產為前提,優質、專用、高產為目標,實行多品種、多抗源、多熟性合理搭配,遵循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做到主體品種突出,搭配品種合理,接班品種充足,充分調動農民種植優質專用品種的積極性。但也要注意我省冬小麥產區生態類型復雜多樣,各地生產條件不同,小麥生育期間氣候年際間變化大,自然災害較頻繁等特點,在品種利用上,既要防止“多、亂、雜”,又要克服“單一化”,做到因地制宜,科學選擇,合理搭配,良種良法配套。按照“試驗-審定-推廣”三步走的原則選用品種。